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   舆情智库
湖南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70.37亿元 同比增长4.5%
2023-01-20 10:04:51来源:华声在线编辑:佘颖慧责编:卢佳静

  华声在线1月19日讯(记者 邓桂明)1月19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召开2022年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局长向世聪介绍2022年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季度平稳度“坎”,二季度迅速企稳,三季度重回“6”左右,四季度决战决胜,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难中有进、稳中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湖南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70.37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02.7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9182.5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4885.06亿元、增长3.5%。

  产业发展逆势而进

  农业保持平稳。扛牢农业大省责任担当,在水旱交攻下,强力推进“六大强农”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建设优质湘猪等6个国家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全力稳定农业基本盘。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7%。

  工业稳步增长。聚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全面疏通“3+3+2”产业集群堵点卡点,迅速出台“稳工业26条”,加快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工业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增长面达87.2%,其中石油加工、汽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电子信息增加值分别增长36.8%、21.3%、15.9%、15.6%。

  服务业稳定恢复。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服务业恢复发展,精准出台“促服务业36条”,大力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高质量举办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推动服务业持续恢复。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393亿元、增长8.6%;34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占比达52.9%。

  市场需求稳步回暖

  投资较快增长。只争朝夕引项目、锲而不舍抓招商,突出“湘商回归”、突出要素保障、突出集中开工、突出实物工作量,分层级组建工作专班,合力共推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4.7%,比全部建设项目投资快5.6个百分点。

  消费逐步改善。充分发挥消费稳增长基础性作用,及时出台促消费措施,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乐享消费、湘当韵味”等促消费活动,积极培育“夜经济”等新兴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4%;限额以上单位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9%,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9%和15.7%。

  市场主体加速“倍增”。强力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和“新增规模工业企业行动”、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12月末,全省实有市场主体635万户、增长16.3%,其中企业157.8万户;全年新增入库“四上”单位7000家左右、增长10%以上,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00家以上。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纵深推进财源建设工程,实施骨干税源企业培育计划,加大“三资”盘活力度,出台首部税费精诚共治办法。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01.8亿元,同口径增长6.6%。

  金融信贷支撑有力。金融业主动作为、靠前发力,精准支持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大力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0141亿元、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62351亿元、增长11.7%。

  企业效益稳步回升。推出稳经济“1+8”政策体系,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联万企”行动,动员4.7万名干部为18.4万户企业解决7.3万个问题,退减缓税费超过1000亿元,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内生动力。1—11月,规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1%、比前三季度高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6.3%、比前三季度高5.7个百分点。

  园区建设提档升级。“五好”园区理念深入人心,六项创建工作全面发力,园区生产、生活、生态更加融合,形态、业态、质态更加协同。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高于规模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72.5%、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

  新兴动能快速成长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布局建设“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塑造新优势、开辟新赛道。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增长1.6倍,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1.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5.4%、比全部投资快28.8个百分点。

  新产业加快培育。实施服务业“双百”工程和示范集聚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新三样”加快发展。1—11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4.7%、29.6%和20.4%;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1897亿元、增长12.7%。

  新业态发展强劲。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网上零售额(按卖家分)增长11.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5%;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通过线上实现收入增长28.7%。

  新产品强势增长。引导支持企业围绕消费需求升级,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陈出新”。规模工业中,传感器、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和民用无人机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倍、2倍、1.6倍、61.2%和20.9%,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工业发展迈向中高端。高标准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2%,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13.9%,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深入开展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以“十大产业项目”建设为牵引,补齐重点领域短板。产业投资增长11.3%,其中工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4.5%、22.4%,快于全部投资增速7.9个、15.8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态势向好。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转型,持续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9%、15.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3倍。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聚焦民生短板弱项,强化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投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0%以上,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投资增长28.4%。

  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落实各项援企稳岗政策,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3.6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0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5万人。

  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集中力量办实事,着力解决 “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0件2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4万个,本科录取人数增加2.9万人,康复救助残疾儿童17517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33.9万人,开工改造1500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3649个污染治理项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