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甘肃法院以人民法庭为载体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02-16 09:44:05来源:甘肃日报编辑:王奇英责编:尹红燕

  原标题:让“小法庭”在强县域中有大作为——甘肃法院以人民法庭为载体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要闻】甘肃法院以人民法庭为载体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_fororder_1

肃南县法院巡回法庭深入牧区草原,真正把司法触角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本文图片均由省法院提供)

【要闻】甘肃法院以人民法庭为载体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_fororder_2

定西市法院建立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立审执“绿色通道”。(资料图)

  特色法庭 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

  作为司法审判机关,近年来,甘肃省法院积极服务保障县域经济发展,采用“集中管辖+专业化审判”模式,成立了一批处理类型化案件的专业法庭,实现审有所专、调有所能、处有所成,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陇西县文峰镇是西北重要的中药材交易集散中心和木材交易中心。近年来,陇西县人民法院文峰法庭辖区内发生的金融纠纷案件逐渐增多,且案件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明显。

  2020年,陇西县法院在文峰法庭设立了金融审判庭和金融案件调解中心,将全院的金融类案件集中到文峰法庭审理,同时,进一步完善审执衔接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涉金融案件执行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金融法庭”,为改善营商环境注入活力。

  这是甘肃省法院立足各地人民法庭实际,以司法审判护航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甘肃省各级法院通过设立园区法庭,与“一县一园”全覆盖对接,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探索“园区+诉讼服务”新模式,做到园区建在哪里,法庭就搬到哪里;设立“三农”法庭,主动融入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了“苹果法庭”“种子法庭”等群众身边的法庭,不违农时、不误农事,将法庭搬到村头地垄、群众家中;设立旅游法庭,实现旅游纠纷、游客消费纠纷等案件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快速裁决和便捷执行,司法助力全域旅游法治环境持续优化……

  产业法庭 高效对接链条式护航

  嘉峪关因企设市、因关得名。嘉峪关市法院始终以执法办案为抓手,努力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首创的“链长+院长”协作机制,通过在企业设立法官工作室,在立案庭设立中小微企业“绿色通道”等举措,为便捷、高效、精准解决纠纷提供了新的力量支撑。

  近年来,甘肃省法院对接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要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引导人民法庭构建“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式,以企业“需求侧”牵引法治保障“供给侧”。

  ——向项目聚力。甘肃省各级法院积极推进府院联动,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围绕让签约项目公平公正安心落户、为开工项目优先服务确保完工、使投产项目满意规范尽早投产的要求,深度参与项目全流程各环节,从法律视角帮助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提供法律风险评估和法律咨询意见,通过现场办公、联合“会诊”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全力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向产业聚力。产业法庭积极发挥法律服务在促进产业链发展中的专业作用,以优质法律服务串联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政策链,聚焦产业链风险防控、法治体检、纠纷处置等,着力解决“链上”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产业发展规划、合同履行等开展精准化、精细化的法律服务,增强司法服务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向品牌聚力。产业法庭还深入了解辖区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传统文化、“老字号”品牌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普法宣传,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流动法庭 精准开展一对一联系

  为进一步推进法庭联系服务企业常态化、制度化,甘肃省各级法院以流动法庭为载体,精准开展一对一联系,推动司法服务前移、解纷平台前置、干警力量下沉,服务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甘肃省各级法院构建“庭、点、站、员”服务企业新模式,以人民法庭为平台,设立巡回审判点、法官工作站、解纷联络员,推行一企业一法官,一对一联系,实现过滤分流、内引外联、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多元解纷等功能,让法官联系点真正成为司法便企新平台。

  通过流动法庭进一步加强运用巡回办案、就地办案、入企办案等践行群众路线的司法工作方式,并选择有典型教育意义和多发性的矛盾纠纷,深入企业开展点对点巡回审理,对典型案件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建立与企业定期交流沟通机制,注重研究企业法治需求,分析研判经营中的法律问题,及时发放案例汇编、宣传手册等资料,对涉企劳动用工、风险防控、合同管理、纠纷处置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服务方案,面对面纾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甘肃省法院持续推动“一站式”建设向人民法庭延伸,打造调、立、裁、审、执“一站式”工作流程,推进一庭通办;推广“互联网+司法服务”模式,使用移动微法院、送达平台、保全平台等线上平台,企业立案、交费、保全、鉴定等事项实现一网全办;诉讼事项办理所需材料清单全部公开,实行诉讼事项一次性告知、涉诉纠纷一揽子化解、立审执一体化办理,实现线上、线下诉讼事务一次办结。

  无讼法庭 柔性引导多元化解纷

  打官司,不仅要“讨说法”,更希望“求解法”。甘肃省各级法院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通过前端防控体系止于未发、化于萌芽。

  甘肃省各级法院充分运用调解工作平台,对涉企纠纷先行引入调解,结合辖区企业矛盾纠纷类型特点和诉讼态势,通过调解指引、类案推送等方式,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可预期的纠纷解决服务。同时,坚决克服机械办案、就案办案,注重从政治效果上站位、法律效果中考量、社会效果去平衡,根据合同履行、实际损失、市场环境等综合因素,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共渡难关,对确有履行困难的企业灵活采取强制措施,最大限度释放企业财产的经济功能。

  为确保“案结事了”,办案法官还会开展判后回访,强化涉企案件跟踪问效,畅通企业司法诉求解决渠道,对胜诉企业持续跟进,加快执行,确保及时实现权益;对败诉企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督促及时履行债务,助力企业摆脱诉累,真正做到“胜败皆服”。

  法治是维护市场秩序、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法庭将司法审判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发挥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展示了司法审判机关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担当作为。”省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近年来,甘肃省法院坚持服务营商环境的主战场在哪,人民法庭司法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以覆盖县区的95个基层法院为纽带、350余个人民法庭为载体,引导人民法庭因地制宜、术业专攻,确保人民法庭的工作重心与县域经济发展同步,让“小法庭”在强县域中有大作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