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云南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云南自贸区
昆明高新区:服务科技创新 推动专利转化
2023-04-18 08:51:03来源:云南日报编辑:张科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昆明高新区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创新环境——服务科技创新 推动专利转化

昆明高新区:服务科技创新 推动专利转化_fororder_a595

昆明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今日观察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昆明高新区近年来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拓宽专利转化运用渠道,推动专利成果高效转化,助推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省首单转入专利开放许可签约

  日前,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位于昆明高新区的昆明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就基于纳米颗粒流体的页岩纳米孔隙封堵实验装置及方法、基于多参数的离散元纳米颗粒封堵页岩孔隙数值模拟方法、一种稳定页岩的水基钻井液等3项发明专利签署专利开放许可协议,这是我省签约的首单转入专利开放许可。

  发明专利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当前,专利运用存在专利转化实施率不高、专利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专利权许可转让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等问题,而如何拓宽许可渠道、提高许可效率、明晰许可费用等,也是很多亟须通过专利许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中小企业常常遇到的困境。相较专利独占许可、专利转让等传统方式,专利开放许可能够实现一项专利技术对多个企业的转化,既能丰富中小企业技术供给,又能拓宽专利技术供给渠道,还能提升供需双方谈判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推云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目前,云南省以重点产业为突破口,采取各项措施,大胆探索,积极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如搭建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专利开放许可信息供需对接;拓宽专利转化运用渠道,推动专利成果高效转化等。”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处负责人表示,随着云南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的推动,将为构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当天,“昆明市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也在昆明高新区正式上线。作为昆明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要项目,平台将围绕昆明市重点产业需求与专利转移转化全流程,建立供需资源库,探索资源共享、产学研供需对接与专利运营转化,打造集供需信息发布、数据检索、推广展示、供需对接服务、创新工具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专利转移转化服务平台。

  加快科技创新赋能打造创新生态圈

  知识产权是引领昆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抓住昆明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的契机,优化知识产权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只是昆明高新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亮点。实际上,昆明高新区自去年以来就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增加科创投入,加速创新资源集聚,不断擦亮“高”“新”底色。

  瞄准数字经济发展前沿技术方向,昆明高新区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先后整改提升云南省大学科技园,实施高校创新资源集成,科技创业创新孵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五项提升工程”,与昆明学院、闻泰科技共建昆明闻泰数字产业学院;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开展协同创新。仅2022年,高新区就有4户企业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8户企业获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创业中心获得工信部认定2022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细胞工程中心获评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户企业获批成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同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2户,同比增长10.5%;认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2户,同比增长54.3%。

  同时,昆明高新区还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指引,强化主导产业培育,大力推动集群发展。高新区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别获评云南省“优势型制造业集群”“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生物医药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连续两年被工信部认定为四星级并荣登赛迪顾问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第29名。

  下一步,高新区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赋能,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圈。通过实施高企倍增专项计划,大力挖掘培育科技型企业,夯实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培育库。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助力实现成果转化。推动贵金属新材料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力度。加强“小升规”企业库动态管理,高位承接省级科研和成果转化项目,带动园区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招才引智,加快申报市级以上重点人才项目,积极开展人才沙龙、培训等活动,形成爱才敬才用才浓烈氛围,加速形成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生态圈。(记者 龙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