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云南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云南自贸区
昆明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综合体在安宁启动
2023-09-19 10:04:30来源:云南日报编辑:张科责编:周利宏

  原标题:昆明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综合体在安宁启动——“能亮计划”赋能文明实践

昆明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综合体在安宁启动_fororder_e062

  昆明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综合体在安宁启动。

昆明市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综合体在安宁启动_fororder_d0ac47

阳光护童乡村行第一期夏令营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安宁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开展志愿活动,用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文明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在安宁播撒落地、生根开花。

  描绘文明实践新图景

  在9月8日举办的安宁市“99公益日”的专场公益义卖夜市上,爱心商家、亲子家庭、手工艺人和文艺志愿者纷纷到现场义卖义演、竞赛拍卖,吸引众多市民积极参与。

  当天,安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能亮计划”项目综合体正式启动。作为昆明市首个聚焦区域多元需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综合体,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大兴调查研究,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而开展的一次创新性实践,也为进一步推动安宁市壮大社会化志愿者队伍,全面提升安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添砖加瓦。

  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文明实践“能亮计划”项目综合体聚焦安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级)、所(街道级)、站(村级)和专业领域4个实施主体,建立以站为实施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库,形成资源分类下沉、需求有序回应、效果及时反馈的工作格局。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安宁市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专项基金+社会资源”多元协同模式,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实效、亲民化的落地项目。

  为保证项目实施的精准度和延续性,安宁市委文明办印发《“能亮计划”项目综合体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落地方、指导方和支持方三方共建的运行模式。做实小而美项目,量身定制引入优质社会资源为项目运行持续“输血”,按照“一品牌一导师团队”原则,择优比选专业社会组织全程参与运行,引入第三方组织对导师团队和项目执行进行全流程督导。

  安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基金在成立后持续发挥“蓄水池”作用,在公益日等节点开展形式丰富的爱心募款活动,为项目持续运行提供动力保障。“能亮计划”中每一个子项目的实施,都将带动多维度的群体共同参与,促进文明单位和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发展,以点带面提升安宁文明指数。

  “能亮计划”办实事解难题

  城市文明进一步提升,需要志愿服务提档升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进一步沉下去。

  早在2021年,安宁市在省红十字会的支持和监管下,在全省成立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专项基金,并开展了一轮社会化募资,用于2022年内支持“四叶草学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金色螺号”理论宣讲、“以爱遇爱”志愿者礼遇日3个项目,推动文明实践社会化、项目化运作雏形初显。今年上半年,专项基金持续提升使用效率,全流程公益、零预算支出帮助晓塘社区郎家庄60栋完成线路改造和路灯安装;围绕交通秩序提升启动“五安小斑马”文明交通项目……

  安宁市是云南省首批全国文明城市。1995年,该市首次提出“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的口号,目前已经蝉联两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如今,该市创新性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能亮计划”项目综合体,进一步延伸了城市文明建设工作的外延,拓展了文明建设为人民的内涵。

  在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与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双翼”护航下,“能亮计划”项目综合体突破了以往文明实践点状分布态势,形成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下,多个项目、多个领域、多个维度共同发力,统筹区域多元协同赋能的文明实践新形态。

  据悉,“能亮计划”将持续推动关爱癌症患者、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10个项目在全市落地,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质量,使覆盖多领域、协同多主体、服务多人群的模式更有活力、更具魅力。

  短评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时代之需、群众所盼。“能亮计划”的实施不仅提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质量,更为安宁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有效路径。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实践中,市民的文明素养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文明培育、文明创建以有形有感的方式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记者 党晓培 文/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