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沿着黄河遇见海】兰州新区:厚植生态底蕴 绿色新城崛起
2023-11-30 15:58:2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尹红燕

  近年来,兰州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总体部署,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立足区域环境特点,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引导、样板引路”,着力做大绿色空间和生态容量,创新实施黄土荒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治理“新区模式”,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先发力、带好头。

  绿色发展绘就壮丽画卷      

  一南一北,两条绿廊,构筑起绿色的生态安全屏障,宛如母亲的双臂,为兰州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和充足的绿色发展空间。多年来,兰州新区持续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行动,纵深推动“陇中生态平原”区域共建,聚焦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相统一,着力在生态修复治理中提标环境质量、扩容绿色空间,助力现代产业发展,为发挥“一核”引擎带动作用,实施强省会行动拓增充足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大兰州”现代化中心城市创造更多绿色福祉。

  生态修复撑起坚固绿色屏障

  水阜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是新区东南片区众多生态修复项目中的一项。据兰州新区水阜河项目负责人王道明介绍,项目自2020年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建成,工程建设以洪水、雨水、中水调蓄为主,兼顾生态、绿化功能,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已完成树木栽植5900余棵,绿化面积达到132万平方米,生态修复绿化近6000亩。

  据悉,兰州新区东南片区生态修复项目涉及土地整理、生态修复、设施农业、移民安置等10多个项目,占地面积9.1万亩。水阜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可新增林地面积1万亩、耕地2.9万亩、现代农业和配套设施用地0.5万亩,在新区南部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项目的建成,打通了新区南部行洪通道,形成了花草、果林、灌木立体化生态绿廊,有效改善了水阜河两岸水生态环境,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80多种野生动物在此活动栖息。”王道明说,水阜河目前已初步成为具有“永宁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先进水文化”的幸福河湖,不但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更是新区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一张闪亮的“名片”。

兰州新区:厚植生态底蕴 绿色新城崛_fororder_图片1

兰州新区水阜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打造“陇中生态平原”助力“大兰州”建设

  新区北部的上川镇,东临皋兰县黑石镇、西接永登县柳树镇、北靠白银市景泰县正路镇、南临兰州新区秦川镇,黄河流域生态储备林项目落址于此。十余年来,本是广袤的荒山,如今换了新颜、变了模样。放眼望去,生态林地块上,杏树、沙枣、国槐、云杉……一排排林木整齐有序,热情地舒展着枝条,像是在欢迎每一位到访的朋友,万亩绿荫、生机盎然。

  据新区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河流域生态储备林项目规划造林区域10万亩,2022年完成造林1万亩,配套建设蓄水池4个。2023年计划完成造林3万亩。未来,将有效改善北部生态环境,对构筑新区北部生态屏障以及“储林”“储碳”和“碳转化”“碳交易”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黄河流域生态储备林项目,只是新区打造“陇中生态平原”,系统解决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沙化等问题,筑牢兰州北部绿色安全屏障的其中一环。新区着眼推动“大兰州”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兰白一体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兰州新区)生态建设行动方案》紧密结合,积极谋划,提出打造“陇中生态平原”的庞大构想。

  这一构想,将一体促进生态修复治理与重大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国土绿化行动、产业培育发展等有机融合、有效联动,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为打造千万人口、万亿级GDP的“大兰州”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充足空间支撑。 

  以绿为笔,以生态绘底,以产业为核,兰州新区正奋力描绘一幅绿水青山、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壮丽生态画卷,努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兰西城市群建设中立标杆、作示范。(文/图 史晓峰 白祎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