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山多地少、干旱少雨,黄河流经平川区境内32公里,沿岸的生态较为脆弱。自2021年以来,平川区积极谋划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荒山秃岭披绿,在街头路旁植绿,不断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据了解,平川区小黄湾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水泉镇创建省级“森林小镇”。
储备林航拍图 供图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注重建章立制 织密防沙治沙责任体系
白银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防沙治沙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平川建设;制定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实施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区、乡、村三级林长职责。此外,白银市还研究制定林长制区级会议、区级督查、区级部门协作、信息报送和公开等配套制度,建立林长制森林草原资源清单、建立林长制重点问题清单、建立林长制工作提示单、建立林长制工作督办函,推动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
突出项目牵引 创新防沙治沙造林模式
白银市突出“西北防风固沙、中部沿黄高效节水生态带建设、东南部水土保持”三大片区治理,加速推进45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实施崛吴山天然林缘区生态修复、平川西站生态廊道建设、陇中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项目,坚持科学防沙治沙,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十四五”期间,白银市谋划实施多项重大生态项目,落实绿化面积62万亩。
着力产业富民 探索防沙治沙新路径
白银市与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甘肃省木本油料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基地,与山东沃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组建西北文冠果苗木繁育基地,构建栽植、加工、储运、销售全产业链条。此外,白银市成立全省首家林业碳汇发展中心,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三体系、四系统、N场景”的平川区林草碳汇智慧管理平台,将平川打造为西北碳汇交易先行示范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有效推动区域碳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升经济发展的含“绿”量、生态环境的含“金”量,让林草资源真正成为“绿色银行”,将平川打造为西北碳汇交易先行示范区。
集约栽培的人工林 供图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下一步,白银市将紧紧围绕“三北六期”工程,实施平川区45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全力打好黄河几字湾攻坚战,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质的美丽平川。(文 白银市林草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