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培黎工坊建设联盟成立大会在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召开
2024-05-31 17:44: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尹红燕

视频制作 王淑娟

  5月31日,培黎工坊建设联盟成立大会在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召开。甘肃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敏维奇,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谢军武及培黎工坊建设联盟发起成员单位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培黎工坊建设联盟章程》《培黎工坊建设规程》和理事长、副理事长人员名单。

  敏维奇在讲话中指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甘肃省教育对外开放服务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职业教育“走出去”、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外民心相通等工作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特色引领的甘肃教育对外开放体系。他强调,各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要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清境外合作办学、携手共享共赢的重要意义,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共同为产教融合提供新思路,为企业发展开辟新路径,为扩大甘肃影响力作出新贡献。要突出规划统筹,激发内驱动力,敏锐洞察职教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发挥集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联盟各单位的优势和特色,为全省“培黎工坊”建设推广提供合理化建议,着力实现“培黎工坊”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凝聚发展合力,优化完善机制,发挥抱团发展优势,与“走出去”企业联合组建高效运行的管理机构,开展务实有效的项目合作,构建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举办和经营的管理运行模式,促进校企真正融合。要夯实工作基础,深化内涵建设,把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作为检验工作的核心指标,以扎实过硬的优势学科和师资保障,全面提升境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整体水平,以“培黎工坊”建设为抓手和契机,向更多合作领域开放,不断探索新路径,打造职业教育合作新亮点,把“培黎工坊”联盟建设成服务行业企业和区域发展的“蓄能池”、产教融合的“加油站”。

  谢军武表示,学校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利用甘肃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坚持对外开放办学,加强与共建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服务“走出去”企业人才培养。学校先后在国外成立多个培训中心,包括塔吉克斯坦的塔中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巴基斯坦的“中文+职业技能中心”和新西兰的“培黎工坊”。2023年12月,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中文工坊”建设项目。他指出,成立“培黎工坊”建设联盟是贯彻教育部和甘肃省政府文件精神,加快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打造甘肃省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的重要举措。联盟将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打造品牌、合作共赢的原则,为成员单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建设特色鲜明的“培黎工坊”。依托“培黎工坊”建设,联盟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会上,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宋凯,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职业教育部副总经理石玥,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社长殷春永,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中国首席代表李华杰,北京唐风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业务中心执行总裁庄雷作主旨报告。

  据了解,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牵头组建“培黎工坊”建设联盟,建设内容包括设立境外办学平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文+外语+职业技能”项目、持续深化校企合作质效等。联盟建设以助力甘肃职业教育“走出去”为目标,以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平台为根本,以推动中外职业院校和企业结对为抓手,以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为要务,集中省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创立国际合作与教育交流的新窗口,探索职业教育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支点,形成独具甘肃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新品牌。联盟的成立不仅能为合作国培养大量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还可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绘就甘肃职业教育“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的新画卷。

  下一步,培黎工坊建设联盟将以“培黎工坊”建设为契机,拓展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职教培训业务,依托交流互访、实习实训、国际中文教育、留学生招生与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各项工作,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境外办学机构或项目,全面构建甘肃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由点及面”新格局。(文 陈劼)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