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烟雨染青花 瓷色踏空来
2024-06-13 16:03:1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佘颖慧责编:李胜兰

烟雨染青花 瓷色踏空来_fororder_图片1

王周能在修正胚体 摄影 李芳森

  湖南邵阳市洞口县,雪峰山脚,烟雨笼罩下,一场“窑滚梦”在窑火里炽热。

  室内,杨健仔细端详朋友送来的洞口宋瓷碎片,为其重现收集实物线索;

  室外,王周能在进行茶杯的拉坯工序,轮盘上旋转的瓷泥在双手间逐渐成型。

  室内室外,在两人创建的工作室里,这场兴起于唐宋的“窑滚”,在传承和尝试间相互交织、补充,重现洞口县千年前泥与火的艺术。

烟雨染青花 瓷色踏空来_fororder_图片2

王周能放置好成型的茶杯 摄影 李芳森

  王周能一直记得第一次与洞口宋瓷结缘的场景:当从藏家手中接过洞口宋瓷时,就被它天青色的温润外表和古朴独特的艺术造型所感染。

  至此,这个从雪峰山腹地走出去的“90后”大学生,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复活”洞口宋瓷。支撑王周能这一“奇思妙想”的底气,源自他十年来持之以恒的“造窑”。

  “大学时学的是工业设计,没想到上一节陶艺课,就迷上了做陶艺。”自认为“选错专业”的王周能,一毕业就一头扎进景德镇拜师学艺。两年后,王周能在景德镇开了瓷器档口,分店开到了长沙铜官窑古镇,在瓷商界有了些名气。

  而一次回乡之旅,王周能在家乡洞口,结识了对洞口宋瓷颇有研究的杨健,对洞口宋瓷有着相同“执念”的两个人一拍即合,走上“复活”洞口宋瓷之路。

烟雨染青花 瓷色踏空来_fororder_图片3

杨健在察看成型的茶杯 摄影 李芳森

  “1986年文物普查时,文物考古人员发现洞口县有古窑址18处,该县竹市镇窑址上,有碗、碟、壶、缸、坛、钵等残件,经专家鉴定为宋代大型古窑。”

  翻阅《洞口县志》,寥寥数语对洞口宋瓷的记载,便引起了杨健的关注:“长期以来,湖南陶瓷考古工作主要精力放在湘江流域,对岳州窑、长沙窑、衡州窑、衡山窑、醴陵窑等重要窑址开展了持续而全面的考古,而资水流域的陶瓷考古,只有些抢救性发掘和零星的调查,从而导致洞口宋瓷‘养在深闺人未识’。”

  阅古籍、访窑址、观残片,洞口宋瓷的身姿从时光里逆流而上,逐渐清晰。“洞口宋窑的繁荣与北宋时期的‘开梅山’有关。”杨健介绍,雪峰山古称“梅山”,绵延350余公里,“梅山峒蛮”曾据雪峰之险,趁唐末藩镇割据、彼此攻伐之机,对外扩张。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宋神宗觉得用武力征服不了梅山,便决定改用怀柔政策。

  人口的南迁,使得江西工匠把当时先进的制瓷技术带到了洞口,南北工艺的交融下,让洞口窑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你看这个斗笠碗,已经达到官窑水准。”杨健拿出收藏的洞口宋瓷珍品,繁复的印花依然“鲜艳”。

烟雨染青花 瓷色踏空来_fororder_图片4

王周能在欣赏完成的作品 摄影 李芳森

  洞口宋瓷的技艺镌刻在出土的一件件实物里,种类丰富的瓷土,也为王周能和杨健提供足够的物质保障,于是两人便正式着手生火制瓷。

  在一个烟雨朦胧的日子里,随着窑火的冷却,瓷器露出真容:王周能用草木灰制作釉料,烧制出天青色的陶瓷,质感已接近元青花。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洞口宋瓷工艺的重现,犹如青花瓷传说般浪漫和写意。

  瓷器,是泥与火的艺术,也是时间与耐力的艺术,王周能唯一的选择便是继续。

  近年来,为了让洞口宋窑产品更适应现代社会,杨健带领团队对宋瓷工艺创新进行了大胆地思考与尝试。

  “如何让这个文物‘活’起来?是我们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杨健从事文创产业多年,觉得洞口宋窑一定要有更多年轻化的表达,同时要结合洞口本土文化元素,以折扇、T恤、茶具等为载体,融入洞口的文昌塔、宗祠、蜜桔等创意元素,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将传统变成流行,达到借船出海的目的。

  杨健和王周能看似不同的选择,却在“复活”洞口宋瓷的过程里殊途同归。

       两人更为相似的,便是在谈及洞口宋瓷的过程中,眼睛里都透出釉彩般的亮光。(文 李芳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