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甘肃兰州西固区:老工业基地向“新”求“质”焕活力
2024-07-10 10:17:16来源:甘肃日报编辑:王奇英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强信心 促发展】兰州市西固区:老工业基地向“新”求“质”焕活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z

兰州市西固化工园区形成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西固区委宣传部供图

  夏日骄阳似火。走进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一座座新建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全速运转,一列列货运班列鸣笛启程,一项项创新技术跑出成果转化“加速度”……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西固区,如今正焕发出科技创新的熠熠光芒,处处勃发奔涌着创新动力、发展活力。

  创新引领 赢得发展主动权

  如何让“老树发新芽”,是西固区提升产业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好的“必答题”。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石化产业积淀厚重,催生出一项项技术革新,诞生了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位于西固区的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天华院始建于1958年,1965年迁至甘肃兰州,是由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和原化工部自动化研究所合并后转制而成的国有企业,现隶属于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4月,天华院成功入选国家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作为非标化工装备的‘国家队’,天华院承担着我国化工、石化行业大型非标设备的国产化研制重任,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解决国外技术对行业的‘卡脖子’难题,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天华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何德强说道。

  蒸汽管回转干燥机、聚烯烃核心装备及成套技术、乙烯裂解炉急冷换热及供热系统……一个个“拳头”产品,让天华院在化工装备制造业细分市场脱颖而出,遥遥领先。

  破解了“卡脖子”技术的同时,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和市场的主动权。天华院党委副书记达育清介绍,天华院目前已形成良好的持续科技创新机制,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6项、负责制定标准234项。

  从“一业独大”到“一业独优”,天华院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重振“兰州制造”雄风。不仅如此,天华院更发挥自身创新优势,持续加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重点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攻关,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步迈进。

  “我们研发国内首台首套余热回收技术及装备,能起到节能环保、降低能耗的作用;阳极保护技术及装备可有效降低硫酸装置中的金属腐蚀速率,配套研发的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阳极保护的智能化、信息化,该技术获中国专利奖,市场占有率达90%。”天华院科研运营中心主任未志华自豪地说道。

  不仅仅是天华院,兰州石化、兰州高压阀门、蓝星碳纤维等一批“冠军”企业云集西固区,用专注与创新持续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西固区大力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2.24%,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8亿元。全区现有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

  聚链成势 锻造发展“硬实力”

  向“新”发力,聚“链”成势,西固区不断推动支柱产业攀高向强。

  2023年4月6日,甘肃省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兰州市西固化工园区。兰州市西固化工园区依托于“共和国长子”兰州石化公司成立,园区总面积10.3147平方公里,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为三大主导产业。

  “园区重点围绕乙烯、聚丙烯、丁腈橡胶、炼油深加工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以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新材料为核心的现代石化全产业链体系,全力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园区。”园区办负责人柴尚成介绍,目前园区(东区、西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1家,其中化工企业8家,已配备较为完善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园区智慧化管控平台一期建设完成,初步实现了园区封闭化、智能化管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固化工园区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先后建成10个省级以上先进科创平台,在特大型石化关键设备、高端聚烯烃材料等领域具有绝对自主创新优势,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0项。

  人才是第一资源。园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专业技术骨干人才600余人,润滑油研发中心、寰球工程、昆仑数智等一批企业拥有独立自主科研创新能力,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人才富集。

  营商环境是衡量园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抓经济发展和产业项目的有力推手。西固区全面执行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的审批制度,“不见面审批”“零跑动事项”政务服务事项比例达到了99.08%,承诺工程建设类项目审批20天内完成,营商环境综合考核2024年一季度排名全市第一。

  2024年2月9日和2月28日,兰州市西固化工园区(东区、西区)分别通过省级二级化工园区和安全风险等级C级评估认定,园区认定阶段性工作全部完成。

  西固区2024年将大力推动年产120万吨的石化转型升级乙烯改造项目顺利入园开工,持续引进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化工企业,努力打造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同时扶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牵头打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将新兴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立足枢纽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4年2月2日,一列满载着261台商品车的中亚班列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东川站出发,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12天后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这趟专列的开行标志着兰州汽车出口集结分拨中心正式启动,有力地推动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畅销中亚地区。2024年以来,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发运中亚商品车出口班列19列,出口商品车5239台。

  联络四域、襟带万里。西固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上物流重要节点和咽喉枢纽,位属全国城镇体系9大综合交通枢纽、21个物流节点、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列,毗邻兰州中川机场,是国家交通向西辐射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位于西固区的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定位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现已开通南亚、中欧、中亚、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吉乌、陇海大通道等六个方向的国际班列。2023年发运国际班列288列,实现货物吞吐量800万吨,完成贸易额81.02亿元,同比增长34.36%。

  “近日,我们已与广汽国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广汽全品牌汽车服贸业务聚集兰州,力求构建全国商品车、二手车向西向南出口枢纽,形成辐射南亚、中亚地区的汽车出口网络,为打造兰州汽车出口集贸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主任李建亮介绍说,“我们将充分发挥通道枢纽优势,逐步拓宽班列覆盖范围,推动建立‘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营体系,不断优化仓储物流,畅通石化产品、汽车出口渠道,发展外贸加工等临港产业,力争全年贸易额突破100亿元。”

  当前,西固区正乘风起势、扬鞭策马,打好产业升级、项目“双进”、城市提能、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生态建设“六大攻坚战”,努力在强省会行动中打头阵、当主攻、做先锋,奋力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剑南 王朝霞 薛砚 苏家英 马国顺 冯乐凯 新甘肃· 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昱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