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多举措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
记者从11月27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甘肃省把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和重点生态工作,坚持高位推动、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
甘肃省切实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禁采区和限采区分类管理,建立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会商、约谈机制,督促指导地方政府制定有效措施重点管控,保障地下水双控要求落地落实。从2024年全省第三季度地下水超采区水位变化通报来看,庆阳市庆城县水位由下降1.85米转为上升2.62米,实现“红”转“绿”;平凉市崆峒区由下降1.26米转为上升0.37米,实现“红”转“蓝”;定西市安定区由下降1.10米转为上升0.76米,实现“红”转“绿”,重点区域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甘肃全省立足水资源短缺实际,一方面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改造、种植结构调整、自备井关闭等“节流”措施,逐步压减地下水取水量;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水源置换工程建设、引入外调水等“开源”措施,稳步推进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十四五”以来,定西、天水等地通过引洮工程置换地下水,圆满完成超采治理任务,关闭地下水取水井579眼。从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来看,甘肃黄河流域超采区治理成效比较明显,超采区面积较2016年减少了1059平方公里,超采区数量减少了13个,严重超采区实现清零。
甘肃持续优化地下水监测站网布局,黄河流域现有国家级自动地下水监测站109个,覆盖黄河流域主要地下水开发利用区的监测站网体系已基本形成。全省黄河流域306个地方站监测数据已全部接入水利部监测系统,进一步打通纵向数据共享渠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