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扛牢生态责任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12月4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感恩奋进,黄河之滨会更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作为全省生态修复专责组牵头部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开发与保护,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新格局,支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统领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目前,甘肃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批复实施,印发了生态修复、矿产资源、地质灾害防治3个省级专项规划;完成“三区三线”划定,黄河流域涉及的9市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281万亩,占流域国土面积的18.6%,并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甘肃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实施细则》。
提高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甘肃省制定《甘肃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累计完成修复面积16.25万公顷;编制《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实施方案》,分区分类部署开展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土保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在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方面,我省累计投入资金3.87亿元,在黄河流域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41个,治理面积4800公顷;发布6项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至目前黄河流域建成绿色矿山44个;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加强黄河干流及重点生态功能区露天矿山管控。
近年来,甘肃省夯实生态系统安全基础,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黄河流域搬迁4万户、15.7万人。在黄河流域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建成自动化监测预警台站4421个,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240个。甘肃省还提升生态建设服务水平,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信息感知体系和监测网络,参与建成陕甘宁晋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一张网”,逐步提升了跨区域服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治理、灾害预防建设水平。(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