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张掖市山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当好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民生福祉的保障者、安全底线的守护者”为己任,持续在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质量发展水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方面持续发力,实现服务提质、监管提效、安全提档。
立好标线 推动营商环境大力改善
2024年以来,山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三抓三促”专项行动为契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提升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帮企业群众“办成事”上下功夫,持续优化便民惠企服务举措,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堵点。山丹县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和“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求,组建企业开办帮办团队,设置免费帮办专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办理时限压缩至0.5个工作日,事项登记“即来即办”,食品经营“证照联办”。
市场主体登记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企业开办者在手机APP上完成签名
山丹县全面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和质量技术帮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群众完成电话咨询、现场指导、技术专家帮扶,解决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问题,指导申报2024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并指导相关企业完成专利质押融资贷款。其中,9家企业获得甘肃省市场监管局专利质押融资奖补资金57.9万元。同时,山丹县施行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严格落实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两轻一免”清单,“两轻一免”案件占全部案件的85.2%。
守稳底线 推动监管提能提质
2024年,山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强化重点领域监管,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全。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肉类产品违法犯罪、散装食品标签标识等各类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有序推进食品安全智慧监管。
监督管理局组织学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山丹县34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配备率和风险分级管理评定率达100%,9家食品生产企业实行以“二维码”为载体的追溯体系建设。“陇上食安”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对流通环节食品经销单位“阳光仓储”,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透明车间”,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接入率达100%,学校食堂接入率达到100%,养老机构食堂覆盖率达到90%。
检察人员对食品经营店销售的农产品、预包装食品开展日常监督检查
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日常检查为基础,专项检查为手段,农村地区为重点区域,零售药店、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村卫生室为重点单位,持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针对购销渠道、收货验收、储存养护、运输等关键环节对259家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全县15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全部接入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并正常使用。
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主体责任巩固提升年”行动为抓手,不断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力度,聚焦隐患“清零”,突出工作重点,紧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隐患排查率、档案完整率四个指标,做好执法检查和安全监察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危化品、燃气具、电动自行车、烟花爆竹、消防产品等22类重点产品,针对质量安全问题易发多发区、农村市场销售门店等重点区域,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检查,检查生产销售单位189家,督促工业产品生产、销售重点单位配备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
市场监管局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检查
拉升高线 推动放心消费提质升级
2024年以来,山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开展食品、药品等领域监管,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整治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市场监督管理局切实落实“接诉即办”制度,创建“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6家,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融合,制定单部门抽查计划,开展计量“民用三表”、医用计量器具、电子计价秤、加油机等民生领域计量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类计量器具,检定各类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3200余台件。
山丹县各大超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山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防范化解市场监管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服务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市场监管领域的“稳”和“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山丹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文/图 钱大伟 贺全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