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定西漳县:特色农业拓宽群众“致富路”
2025-02-17 11:23:43来源:甘肃日报编辑:王奇英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漳县:特色农业拓宽群众“致富路”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漳县立足自然禀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中药材、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小药材”孕育幸福“好钱景”

  时下,走进漳县金钟镇,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

  尖子村中药材种植大户包会平一边整理晾晒好的中药材,一边说:“去年是我第一次承包土地大面积种植中药材,长势良好,当归晾干有3吨左右,留下自己栽的当归苗后,还能卖50多袋,再加上黄芪、党参,收入好着哩!”

  金钟镇海拔高、土质肥沃、降雨量充足、病虫害少,适宜种植中药材。2024年,当地共种植党参、当归、黄芪等中药材4万余亩,同时,有800多户农户到青海等周边地区种植中药材6万余亩,实现了从“劳务输出”到“产业输出”的蜕变。

  “我们现在年均处理当归、党参、黄芪可达200吨左右,加工切片的中药材经过精心挑选和严格加工,保留了纯正药性和优良品质,专业检测机构也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认证,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漳县剪子崖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园桃说。

  金钟镇只是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漳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加工厂、中药材展销馆随处可见,一个个与中药材相关联的项目被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2024年,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5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18.65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达65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嫩韭菜”激活致富“新密码”

  韭菜是漳县设施农业中的一张“特色名片”。漳县韭菜先后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定和“省级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尤其是武阳镇柯寨村所产韭菜叶宽茎厚、色泽鲜嫩、口感辛香、营养丰富,深受全国各地客商的青睐。

  在柯寨村村民吴转喜的韭菜大棚,浓浓的韭香扑鼻而来。

  “今年我种了4座韭菜大棚,目前正在收割第一茬,估计一座韭菜大棚能卖1万元。夏天农闲的时候我还可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吴转喜边忙活边说。

  土坯房换成了砖混结构房,农用车也买上了,不再发愁孩子上学费用……靠种韭菜,村民李来花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面对现在的幸福生活,李来花高兴地说:“新的一年,我要继续学习韭菜种植,学习新的技术,种出好韭菜,卖出好价钱。”

  一个好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目前,武阳镇已在柯寨、新庄门、董家庄、孙家峡4个行政村建成韭菜大棚4200余座占地4400余亩,亩产量达400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过1.5万元,年产值达6600多万元。

  “甜黄瓜”成为增收“聚宝盆”

  近日,走进新寺镇桥头村陈忠奎的黄瓜种植大棚,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朵朵黄花点缀其间,翠绿的黄瓜争先恐后地挂满藤蔓。

  “我种植黄瓜20多年了,一家全靠这两座黄瓜棚,一座棚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我家的黄瓜口感清香脆甜,绿色纯天然,特别抢手。”陈忠奎脸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漳县产的黄瓜口感鲜香脆甜,是因为瓜农在温度、光照、水分、土壤4个方面做到了科学控制,重视农家肥、生物有机肥的使用,严格按照绿色蔬菜生产规程种植。

  在漳县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在将早上采摘的黄瓜装车。

  “我们的黄瓜品种刺多皮嫩,吃起来脆甜清香,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也很高,在市场上很抢手。”园区负责人刘玉江告诉记者。

  现代农业产业园让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合作模式,即园区提供建设大棚、种植所需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种植户负责学习种植技术、投入劳动力。园区内一期28座大棚年产水果辣椒、黄瓜、西红柿等优质蔬菜4000吨,产值达到1700万元以上,2024年又新建了智能温室大棚35座。(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李志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