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走进临夏州永靖县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群众络绎不绝,窗口工作人员高效有序地办理业务;工业园区内,招商项目加速落地,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城北新村思琳服装厂内,工人们正赶制着发往海外的订单……一幅“优化环境强基础、招商引资添动力、复工复产促增长”的生动图景,彰显着永靖县深化“三抓三促”行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精准发力 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营商环境优化为招商引资注入“强磁场”。2024年,临夏州永靖县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82.25亿元。其中,省外项目34个,金额60.2亿元,开工率94.12%,到位资金31.3亿元,资金到位率51.99%;省内项目8个,金额22.05亿元,已全部开工,到位资金8.24亿元,资金到位率37.38%;引进10亿元省外项目2个,1亿元以上省外项目9个,实施项目到位资金39.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3.07%,近2年省外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占签约额比重70.71%。
永靖县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永靖县构建的“全员招商”大格局:永靖县制定专项方案,组建8个产业链和工业园区招商专班,不断完善招商引资跟进督办机制,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拓宽招商“朋友圈”。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考察招商,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同时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推介全县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周期服务是项目落成的关键,为此,永靖县建立专班负责制,对新签约项目提前介入指导,对续建项目统筹推进,对意向项目动态跟踪。甘肃建投矿业、九间棚金银花科技等企业项目快速落地,2个10亿元级省外项目、9个亿元级项目为永靖县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能。针对企业诉求,永靖县积极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制度,通过联席会议、代办帮办等机制破解难题,亲清政商关系加速形成。
政务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为客户办理手续
改革破题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走进永靖县政务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里,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办事群众井然有序。“以前办个证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能搞定,真是太方便了!”刚刚办理完营业执照的李先生感叹道。
这样的转变,正是永靖县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024年,永靖县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为主线,聚焦政务、市场、法治等“六大环境”建设,推出“一窗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创新举措;通过整合窗口职能、落实限时办结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率显著提升。截至2024年底,政务大厅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0.5万件,12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告知承诺。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零跑腿”,新设市场主体1766户,总量突破1.4万户。
为进一步加大对园区企业核心环节技术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永靖县推出“保姆式”服务,设立“企业开办专区”,集成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印章刻制等流程,并为重点企业提供技术研发、项目申报等专项支持。甘肃文祥生态渔业、马世基智能环保等企业成功申报2024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及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潜力持续释放。
实干争先 复工复产冲刺“开门红”
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成效,在复工复产一线得到生动体现。2025年春节刚过,城北新村思琳服装厂便开足马力赶制订单,车间内机器声“嗒嗒”作响,在编织区、编织检验区、缝合区、样板区、整烫区等工位上,工人们各司其职,娴熟地进行缝制。
服装厂内工人们正在作业
“初九复工后,我们两班倒赶工,订单已排到下半年!”城北新村思琳服装厂工人何永霞说。据负责人介绍,厂里98%的工人是城北新村村民。公司产品主要出口销往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
类似场景在永靖县并非个例。全县各园区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措施,推动企业稳产达效。甘肃广晟稀土新材料、建投矿业等企业加紧建设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以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力争2025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聚力前行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永靖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孔三平表示,2025年,永靖县将围绕“西部领先、全国靠前”目标,深化“三抓三促”行动,以党建引领招商、以创新驱动转型,靶向引进头部企业,构建多元引资模式。同时,永靖县将聚焦项目全周期服务,破解落地瓶颈,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从招商项目的纷至沓来,到政务服务大厅的高效便捷,再到生产车间的热火朝天,永靖县正以“拼”的姿态、“实”的作风,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文/图 永靖县委宣传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