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00后火车司机 已挑春运“大梁”
周志伟准备机车绝缘检测。受访者供图
周志伟检查机车走行部。受访者供图
这是00后货车司机周志伟作为主司机的第一个春运。春运期间,他已经值乘了5趟车,8次路过心心念念的家乡。
“作为我们车间的第一个00后主司机,我要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好,确保各项工作不出差错。这又是我的第一个春运,感到身上的责任沉甸甸的,只要能确保兰渝线安全运输生产,今年过年不回家也没啥!”周志伟说。
周志伟2000年3月出生于甘肃渭源,2020年从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兰州西机务段兰渝运用车间,担当着兰渝线上货物列车牵引任务。
入职后,周志伟参加车间各种学习,用心储备铁路运输和火车驾驶相关知识,工作中遇有不懂就及时向师傅请教,跟着师傅仔细看、认真学、默默记。
每次值乘之前,他都要和主司机研判每趟列车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预想预防。值乘结束后,再对列车运行进行剖析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做好整改,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写满了他一路成长为司机的历程。
成为一名随乘火车司机后,他深知一定要从会开车向开好车转变,光学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必须要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纵结合起来。
“多学、多问、多练习。”这是周志伟与别人不一样之处,他把每趟乘务作业都作为提升自己的机会,从每一个坡道的操纵办法到每一次制动的下闸时机,再到每一次呼唤应答,都是一项一项地抠,一点一滴地积累。
时光不负有心人。经过将近一年随乘司机的练习,他的操纵技能越来越娴熟,对于兰渝线的每一个分相位置、每一个进站操纵办法都熟记于心,终于他在春运前两个月通过鉴定,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主司机。
春运既是全新的挑战,也是成长的契机。从随乘司机成长为主司机的周志伟感到既新鲜又忐忑。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我都是坐兰渝线上的客车回家的,大学时的我,并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多的铁路职工为其保障。虽然没能进入临客机班,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周志伟说。
周志伟第一个春运的除夕夜是在司机室度过的。在万家团圆的时刻,周志伟却有出乘计划,满载着货物的列车从兰北上发场缓缓驶出。机器运转声、无线电台声、汽笛声、标准化的呼唤声,都是他除夕夜独一无二的“守岁序曲”。
车窗外,烟花璀璨,鞭炮声声。周志伟严格执行作业标准,随时研判路况,及时做出正确的操纵,不敢有丝毫懈怠。
春运期间,周志伟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中间站调车作业。兰渝线上部分货物到站时,周志伟机班就必须进行甩挂作业,将到站的货物推进货场,将货场装好的编入列车,兰渝线沿线各县的“土蛋蛋”才能变成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
周志伟驾驶的火车每次都要经过家乡,在他看来,在家乡渭源站每干一批活,就能为父老乡亲作一次贡献,“也算是为我们县货物‘运进、送出’贡献了力量,很有意义”!
在兰州西机务段兰渝运用车间,像周志伟这样在春运一线默默坚守岗位的货运火车司机还有很多。
李嘉浩、臧文龙、金禹杉都是和周志伟同一批入职的00后火车司机,这个春运他们以随乘司机的身份坚守在运输生产一线。
作为车间成长起来的后起之秀,自入职以来,他们4人就是同一批里面的佼佼者,4个人在学习中你追我赶,凭借着对岗位的执着与热爱,成为了第一批00后火车司机。
对于李嘉浩来说,这个春运特别值得纪念。刚刚过完25岁生日,他就作为随乘司机第一次参加春运,那本翻得起毛的学习笔记上,记录着各种内容,红笔勾画着各种注意事项和操纵办法。
“这次春运是对火车司机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的一种考验,毕竟我是我们一批里面‘提前上岗’的火车司机。”家在辽宁铁岭的金禹杉在司机室向添乘人员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在司机室迎接新春,“说不想家是假的,不过现在想想还是很有成就感!”
00后火车司机被称为车间火车司机的“守门员”,他们时刻以优秀火车司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春运中挑重担、不掉队,紧跟集体节奏,默默地为春运期间货物运输安全正点、平稳有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5年是我考上司机的第一个春运,心里还挺期待的,作为直通班的随乘司机,我深知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家在黑龙江鸡西的臧文龙今年过年也没有回去,除夕前,他就给家里人打视频告知要值春运班,提前拜了年。
春节期间,臧文龙和年轻的同事坚守岗位,出车的时候精益求精,完成随乘司机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不出差错;回到车间,又和大家一起探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大伙儿一起切磋技艺,提高业务水平。
兰州西机务段兰渝运用车间主要担当兰州北至广元南间534公里的货运、临客、调车、专特运等列车的牵引任务,沿途跨过黄河、白龙江,穿越胡麻岭、西秦岭等隧道,运输任务重、要求高。
“车间30岁以下的司机248人,占车间司机总人数的58.7%,30-35岁的司机共有161人,占车间司机总人数的37.6%,车间司机平均年龄28岁。”兰州西机务段相关负责人说,这个春运,年轻人正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全段挑大梁扛重担的生力军。(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嘉 朱培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