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安大简”揭秘先秦文明
2025-03-28 14:19:59来源:新华社编辑:蒋瑞祺责编:赵滢溪

  新华社合肥3月26日电(记者周畅、潘峰) 当研究员缓缓揭开盖板,2300多年前的战国竹简显露真容——它们整齐静卧在保护液中,简身细长,简背朝上,泛着琥珀般温润的黄褐色光泽。25日,记者来到安徽大学战国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走进恒温恒湿的文物保护室,探访“安大简”如何揭秘先秦文明。

  这批2015年入藏安徽大学的战国早中期楚简,被称为“安大简”,经编号整理共1167个,其中完整竹简近900枚,保存状况良好,是先秦珍稀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安大简”揭秘先秦文明_fororder_安大1

这是安徽大学战国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文物保护室中的“安大简”。新华社记者 潘峰 摄

  记者探访时,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的团队已完成了对“安大简”的揭剥、清洗、脱色等整理工作,眼前的竹简形制多样,分组陈列,最长达48.5厘米,宽在0.4厘米至0.8厘米之间,有的竹简上还绑着红色编绳。

  “刚入藏时,有的竹简已经发生氧化、粘连,因此我们格外小心,尽量完整地保留简文笔画、简背信息以及编绳等。”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燕指着一旁的毛刷等工具,向记者讲述团队成员们当年是如何一点一点清理掉竹简上附着的泥土。

“安大简”揭秘先秦文明_fororder_安大2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团队正在开展“安大简”的整理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一“简”传千古,往事越千年。“安大简”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和语言文字学等领域,包括《诗经》、孔子语录和儒家著作、楚史、楚辞等方面的作品,为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字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博士后张飞领着记者来到一组竹简前,他告诉记者:“这是‘安大简’楚史部分,共300余枚、1万余字,推动了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计划发布9辑“安大简”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已发布两辑由中西书局出版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三辑计划今年发布。“揭开竹简的“面纱”并不容易,比如有的字形是首次出现,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去释读。”程燕说。

“安大简”揭秘先秦文明_fororder_安大3

这是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关于“安大简”的第一辑、第二辑研究成果。新华社记者 潘峰 摄

  来到安徽大学古文字智能化与中华文明传承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破译”“安大简”。他们建立了一个战国文字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模型可以圈定待释字的目标范围,为研究人员考字、释词提供有效参考。

  除了学者的案头,还有更多、更广的舞台出现了“安大简”的先秦光泽。“我们陆续开展了进校园活动,‘安大简’正在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跨越千年相见;同时还开发了‘安大简’书签、手袋等文创产品,希望能让‘安大简’及其背后的先秦文明‘活’起来、‘火’起来。”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郝如意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