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播撒,春意渐浓。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田间绿油油的小麦已生长至一拃长,此时正是病虫害高发期和春管关键期。甘肃长穹航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阳也迎来了自己的农忙时节。
作为一名“新麦客”,28岁的杨阳每年跟随各地小麦生长的步伐行进,从河南到陕西,从陕西到甘肃,进行小麦春管,不过他手中的农具已换成了无人机。只见杨阳站在田间地头,缓缓向内推动摇杆,“嗡”的一声,螺旋桨飞速转动,向前俯冲,将雾状药液均匀洒落。
杨阳给无人机更换电池
杨阳说,以山地小麦的植保管护为例,人工1人1天最多管护10余亩地,而1台无人机1天能管护300亩至500亩地,2025年他已管护3万多亩地,效率大幅提升。
陇南市成县位于甘肃东南部的徽成盆地,山地环绕,不少乡镇位于山区,土地零散、留守劳动力少、机械化作业难度大等问题制约农业发展。“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的投入,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梁文轩说。
无人机进行管护作业
谈及变化,陇南市成县陈院镇玉泉村党支部书记郭辉感触颇深:“过去春管用水难,人力背,架子车拉,现在无人机能搬运还能喷洒,省时省事又省力。”
不仅是春耕,村里的万寿菊育苗基地近年来夏季管护也用上了新设备,实时监测温度、湿度,一不达标手机就会发出警告,实现田间管理智慧化。
“万寿菊背后还大有文章。”郭辉说,得益于东西部协作引进甘肃暖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寿菊种植获得了企业稳定订单保障。企业以万寿菊为原料生产叶黄素浸膏,产品附加值高。
甘肃暖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亮说,叶黄素有优质着色和抗氧化功能,在食品、饲料、保健品、化妆品中广泛使用,正常情况每年收购鲜花能达1万多吨,带动当地村民近8000人增收,“目前企业已成功掌握叶黄素晶体生产工艺,会进一步提升附加值”。
生产车间内工人查看产品生产状况
科技持续赋能成县山地特色农业发展。甘肃陇小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围绕核桃产业延链补链,建成核桃油加工生产线,打造有机绿色种植基地。“核桃油受母婴行业欢迎。”企业副总经理李林萍说,过去农民卖核桃每亩年产值1000元左右,如今卖核桃油每亩年产值4000元左右,剩余粕渣还能加工成核桃粉乃至蛋白粉。
陇南利和萃取科技有限公司则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萃取花椒等农产品精华,开发调味产品100余种。企业车间主任丁磊说,花椒经过萃取能实现对麻度、香度分级量化,可保障食品企业产品风味一致性。
“成县农业增效得益于科技赋能,尤其是因地制宜为全产业链赋能。”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李革委说,近年来新技术、新工具、新农人为当地核桃、花椒、万寿菊等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提供了新动能,2024年成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2.5亿元,增速居陇南市第一,徽成盆地加速崛起成为陇南特色农业的高地。(文/图 李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