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甘肃多举措激活“五一” 假日经济 促消费活动成效显著
2025-05-07 16:37:0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2025年“五一”假期,甘肃省商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针对出行游消费热点,积极开展汽车、餐饮、文旅等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五一”假期甘肃省消费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假日经济活力十足。 

  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节日经济的部署要求,甘肃省商务厅组织各地抢抓“五一”小长假促销有利时机,针对出行游消费热点,积极开展各类促销活动,提振汽车、成品油、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释放餐饮住宿和文旅消费潜力,放大节日消费带动效应。“五一”期间,甘肃省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合计2.49亿元,同比增长3.3%。

  各级商务部门以“夏悦·乐享生活”为主题,针对“五一”假期长途游、周边游、赏花游出行旅游带来的车、油需求增加情况,省市县联动、政企银协同,积极组织开展购车现金补贴、购车送油卡、加油满减等系列促销活动。兰州市按照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四个层次,对不同价格汽车销售进行补贴。

  嘉峪关市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的带动下,继续投入200万元省市级促消费专项资金,推出涵盖汽车、成品油、家电、商超、餐饮等行业的多种满减消费券;金昌市投入120万元促消费资金,组织汽车销售企业举办大型汽车展销活动,根据裸车开票价给予2000元至5000元的补贴;白银市开展“1+6+N”迎双节促消费活动,即以“夏悦·乐享白银”为主题,设置“夏味、夏游、夏淘、夏夜、夏赛、夏曲”6大版块,融合商文旅体,打造50余场次特色活动,多维释放消费活力,带动消费约1亿元。

  天水市抢抓“五一”购物旅游消费旺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了车油家电展示展销、打卡“田间花海+美食”、特色商圈+文艺演出等“商务+N”系列促消费活动,实现销售额16956.3万元;酒泉市筹集资金3023万元,开展零售及住餐行业促消费活动;张掖市组织开展“夏悦·乐享生活季”系列促消费活动,面向全市发放面值15元和25元的日用品电子消费券、面值50元的餐饮电子消费券、面值50元的家政服务电子消费券;武威市推出“五一”汽车购新促消费补贴政策,根据裸车开票价给予2000元至4000元的补贴,消费者在活动期间参与汽车以旧换新,可享受“国补+市补”最高24000元的政府补贴。

  定西市围绕汽车、家电、文旅、餐饮等重点领域,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五一”假期,定西市累计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额7.11亿元;陇南市举办“夏悦·乐享生活季”活动,面向消费者发放餐饮、住宿、旅游景点等方面的消费券;平凉市筹措促消费资金380万元,用于开展“你买车我加油”车油(电)卡补贴和发放电子消费券,预计带动销售4000万元以上;庆阳市组织重点商贸流通企业举办促销活动158场(次),参加企业583户,带动销售额2.5亿元;临夏州举办“夏悦时光·乐游河州”美食促消费活动,对全州限上餐饮企业发放20元、50元和100元电子消费券,深入挖掘餐饮消费潜力;兰州新区举办“乐游新区·欢畅惠购”促销活动。

  各市州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积极组织企业开展汽车、家电、3C产品等以旧换新活动,扩大政策覆盖面,全力推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成效明显。截至5月4日18时,甘肃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申报92.9万单,实现销售额82.5亿元,其中汽车报废更新申报1.1万单,销售额11.3亿元;汽车置换更新申报2.7万单,销售额36.8亿元;家电以旧换新40.4万单,销售额16.8亿元;3C 产品购新37.4万单,销售额10.9亿元;家装厨卫申报7.2万单,销售额5.9亿元;电动自行车申报4.1万单,销售额0.8亿元。(文 甘肃省商务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