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市秦安县刘坪镇黄湾村积极响应号召,以打造省级乡村示范村为目标,多点发力、精准施策,致力于建设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黄湾村
黄湾村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乡村建设的基石。曾经,村里部分入户巷道未硬化,排水设施缺失,每逢雨季,道路泥泞不堪,污水横流,不仅影响村民出行,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长期的雨水冲刷导致村内主干道部分路段水毁、路基沉降。村“两委” 直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示范村建设项目,积极争取道路硬化工程。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群众说事会,黄湾村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入户宣传等方式,做好前期动员工作。目前,巷道硬化已完成约19000平方米。
硬化后的路面
“以前下雨天出门,鞋子裤子全是泥,现在道路都硬化了,不管啥天气,出门都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 村民康来福笑着说,眼里满是喜悦。
人居环境整治是黄湾村建设和美乡村的关键一环。村庄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巷道路边的零碎地块,见缝插绿。统一规划设计后,翻耕土地,播撒花籽,栽植苗木,并安排专人精心养护,打造出一个个精致的小花园、微景观。2025年以来,黄湾村在主巷道、村委会广场、农户房前屋后等地补植冬青2100株、迎春花1000株、藤本月季600株,播撒牵牛、万寿菊、蓝目菊等花籽5000株。如今,通村主干道、村内主巷道及部分村民院落已实现绿化美化,形成了处处见绿、步步有景的优美环境。为巩固整治成果,村里坚持每周组织干部群众、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清理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建立起常态化的管护机制,为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建设筑牢根基。
村民们在街道边聊天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黄湾村拥有耕地2569亩、果园2204亩,以苹果、蜜桃、花椒为主导产业。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湾村“两委”携手群众,大力发展苹果、蜜桃、花椒、蜜蜂等特色优势产业,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黄湾村水井
在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黄湾村不忘培育文明乡风。村里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将基层治理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扎实开展“主题党日+群众说事会”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凝聚了“邻里守望、与邻为亲”的互助精神,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温度”。
“黄湾村开展省级示范村创建以来,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治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我们会继续维修2公里的排水渠,对阳家峰路进行补植补种一些花草树木,完善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对黄湾村创建省级示范村的力度。”黄湾村第一书记马永胜说。
维修排水渠
如今的黄湾村,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蓬勃,文明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下一步,黄湾村将锚定省级乡村示范村建设目标,持续加大建设力度,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乡村振兴,为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铺就“快车道”,奋力绘就省级乡村示范村建设的崭新篇章。(文/图 白宝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