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天水市清水县:服务事项进村 群众办事舒心
2025-06-04 17:35:3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近年来,清水县牢固树立“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的工作理念,通过优化便民事项、创新工作机制、打造服务品牌三项举措,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间接服务为贴心服务,着力打造“办小事、办实事、解难事”的为民服务品牌,通过贴心服务与暖心行动,确保群众的急事难事要事“能办、好办、快办”。

  优化便民事项,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办事”

  走进新城乡新城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桌上摆放的《清水县2025年村级事项办理清单》清晰地标注着65项下沉事项,办事流程一目了然。从医保报销到低保申请,从农牧业保险申请到建设宅基地申报,曾经需要“进城跑部门”的事项,如今全部下沉到村办理。

天水市清水县:服务事项进村 群众办事舒心_fororder_fbcf44c969c06138b132f189a306863

新城乡新城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

  为了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清水县建立“群众需求调研 - 部门事项梳理 - 村级办理评估”工作机制,围绕村级事项办理开展调研2次,结合事项办理频次、方式以及内容,召集人社、民政、医保等11个部门,协调推动群众需求的便民事项应放尽放。

 “过去办理农机具购置补贴,要跑好几趟县城填报材料,现在村里的代办员直接帮我们整理资料、提交申请,省时又省力!”郭川镇郭川村村民郭冬冬说起新变化感慨不已。自便民事项下沉以来,全县累计办理生育登记服务、临时救助申请等各类事项4820余件,“有事在村办,不再多跑路”已让广大农村群众感同身受。

  创新工作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好办事”

  在红堡镇周家村,“四定工作法”成为服务“硬标尺”:定人员实行AB岗无缝衔接、定时间确保早八晚六全天候在岗、定流程印发办事清单、定考核将群众评价与绩效挂钩。“现在来办事,再也不用担心吃闭门羹了!”前来办理高龄补贴认证的王大爷竖起大拇指。

  为破解特殊困难群众办事难题,清水县组建了289支“红色代办队”,推出“远程办理+上门服务”模式,为特殊群体提供“跑腿服务”。远门镇远门村独居老人王应生感动地说:“前段时间腿脚不便,一个电话,代办员就带着设备上门帮我完成养老认证了。”

 “我们积极打造村级事项马上办,镇级事项帮代办,特殊群体上门办的服务模式,及时将《村级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村民事务代办事项清单》向群众宣传,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尽享便捷服务。”永清镇党委书记王小军说。

  打造服务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快办事”

 “通过‘甘快办’APP提交了种养补贴申请,第二天村里就通知我审核通过了!”金集镇连珠村村民孙卫红体验到了“指尖办事”的速度。清水县依托“甘快办”APP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广线上办理,同时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清水速办”服务窗口,配备专职事务代办员,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指导,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同频共振。

天水市清水县:服务事项进村 群众办事舒心

梅江便民服务中心

  为加快群众事项办理,清水县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响应”服务体系,对村级直接办理的做好受理答复,对村级办理难度大的及时上报乡镇,采取“集中会商+现场办公”的方式进行办理。目前,通过“清水速办”服务品牌和“三级响应”体系,全县80%以上的事项实现“当日办结”,复杂事项平均办理周期缩短60%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99.76%,“干部动起来、群众少跑腿”成为清水县服务群众的生动写照。

  从夯实“能办事”的基础,到完善“好办事”的机制,再到擦亮“快办事”的品牌,清水县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将村阵地“小窗口”打造成服务群众“大民生”的前沿阵地,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如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效、便捷、暖心服务,这份实实在在的便利,正在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文/图 李兰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