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生态环保行”深入甘肃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在祁连山东端的高原腹地,记者们走访石门水库与退耕还林片区,见证这座“青藏之眼”如何以水为脉、以绿为基,在守护与发展中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护水为基:守好江河源头“生态闸”
祁连山冰川融水孕育了黄河与石羊河流域的生命脉络。在金强河畔,石门水库碧波荡漾,这座集灌溉供水与生态补源于一体的枢纽工程,通过生态护坡技术与库区植被修复带建设,实现水利功能与生态保护的“双达标”。
作为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天祝县以“三条红线”刚性约束水资源管理,2024年天祝县用水量控制在8216万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44.8%;通过8座小型水库数字化改造、11座调蓄水池联动调度,构建起“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的统筹调配体系。河湖长制的创新实践更让治理精准落地。“一看水、二查牌、三巡河、四访民、五落实”的五步工作法,推动8条河流通过健康评价,其中金强河获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大通河治理经验在武威市推广。2022年,天祝县因河湖管理成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连续6年考核优秀。
石门水库
增绿为要:织密高原生态“防护网”
驱车穿行天祝山川,云杉林沿山脊铺展,昔日退化草场变身“绿色银行”。天祝县以“三北”工程为核心,统筹退耕还林、草原修复等生态项目,累计人工造林2.6万亩,治理退化草原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95%,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8.61%。
生态价值转化催生多元业态。天祝县培育林下经济主体50家,冰沟河景区沿岸9家农家乐年营收200万元;7家饲草企业与20家草种企业形成产业链,年加工草种2500吨、饲草1万吨,产值超2亿元。天祝县积极与兰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7000亩草种繁育基地;供应年检草种500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值”
制度为纲:构建全域治理“铁网格”
天祝县构建“县、乡、村护林员”三级网格,1513名护林员与175名草管员划定责任区,2024年各级林长巡林9057次,护林员巡护2.1万次,实现“一山一坡有人管、一林一草有人护”。
森林防火与物种保护构筑安全底线。天祝县以“8311”机制为核心的防控体系,整合数字化巡护与毗邻县区联防联控,实现建国以来无重大森林火灾;境内栖息的4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雪豹、岩羊等珍稀物种频繁现身,累计救助马麝、兔狲等野生动物12次。
石门水库碧波荡漾
“我们将以祁连山生态保护为核心,坚持‘四水四定’,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决守好绿水青山,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源头活水。”天祝县水务局党组成员、河湖管理中心主任拉宝库说。
站在抓喜秀龙草原远眺,祁连雪顶与金强河水相映成画,这座“三区三州”小城正以“上游”担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可复制的“祁连样本”。当绿色成为发展底色,“青藏之眼”的生态传奇,正在续写更璀璨的篇章。(文/图 武嘉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