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东端的甘肃甘南州碌曲县,尕海湿地正上演着一场震撼人心的生态逆袭。这片曾三次干涸的高原湿地,如今已成为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书写着中国湿地保护的成功范例。
尕海湿地
湿地“重生”:从500公顷到2700公顷的奇迹
尕海湖作为甘肃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曾在1995年、1997年和2000年经历三次干涸,水域面积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500公顷,如今恢复并稳定在2700公顷左右。这个“黄河蓄水池”的蓄水量达5000万立方米,每年为黄河上游涵养水源超1762万立方米,经济价值增加5288.94万元。
尕海湖
湿地的“复活”离不开科学系统的保护工程。2014年起,保护区实施生态效益补偿试点项目,中央投资6500万元用于禁牧补偿、牧草补播等。2016年至今,持续开展退化湿地恢复项目,累计投入超亿元,完成植被恢复28.1万亩、鼠害防治196.1万亩。在尕海湖出水口修建174米拦水坝,入口铺设4.7公里生态补水渠,让湖水成为“活水”。同时,当地政府将尕海湖边牧民整村搬迁,拆迁旧村落,覆土植绿401.86亩,恢复湿地功能。
生物多样性激增:野生动物的“天堂”
生态改善让尕海湿地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监测数据显示,湿地植物从345种增至386种,动物从81种增至109种,水鸟从63种增至8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稳定在80只左右,黑鹳150只左右,水鸟总量超3万只。2018年起,连续5年监测到雪豹活动影像,近年还新记录6种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保护区在湖心鸟岛设置40个人工鸟巢,筑巢成功率达99%。2024年为斑头雁和黑颈鹤佩戴环志,为研究候鸟迁徙规律提供数据。“现在每到候鸟季,景象特别壮观。”碌曲县王祁茂感叹道。
尕海湿地保护区
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尕海湿地保护兼顾生态与发展。2018年完成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为国家重大项目预留空间,将村庄调出核心区,解决“保护与发展”矛盾。设置生态体验栈道,与候鸟核心区保持安全距离,实现生态保护与公众教育双赢。
尕海湿地
“未来我们将继续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生态补水等项目,让尕海湿地生态功能更强。”保护区工作人员范龙说。尕海湿地从“生态危机”到“生命绿洲”的转变,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全球湿地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如今,这里湖水清澈、水鸟翔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文/图 高亚静 黄鑫睿)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