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天水市甘谷县武家河镇武家堡村的荷塘里粉瓣摇曳,露营基地的帐篷错落有致,省级森林公园尖山寺的千年古树苍翠如盖。这个昔日藏在深山的普通村落,如今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诗与远方”。武家河镇以党建引领破题、以生态治理筑基、以文旅融合赋能,闯出了一条“三产联动、村企共赢、百姓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
漫步甘谷县武家河镇武家堡村,武家河绕村而过,宽敞的河道内,碧绿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亲水栈道上不时传来游客的嬉笑声;武家河北岸,新建的“灵凤耸翠”主题文化广场干净整洁,石质生态步道蜿蜒通幽、叠石成景,步道中间巧妙地布置“曲水流觞”小景观,加上粉嫩荷花的点缀,形成了“景水共融、灵秀宜游”的生态景观链。
甘谷县武家河镇武家堡村武家河绕村而过
在武家河南岸,依山而建的“栖雨亭”掩映在苍翠的林木间,生态栈道上人影绰绰,五彩灯笼组成的“福”字吸引了游客打卡拍照。2025年,当地通过“支部搭台、村企联营”模式,吕家岘、武家河、武家堡三个村联合专业企业打造“凤旋溪”特色露营基地,发展以露营、餐饮、农家乐为主的旅游服务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
甘谷县武家河镇武家堡村党支部苟建卫说:“现在支部给我们三个村搭好了台,与懂行的企业共同经营露营基地,给我们村提供了2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现在游客多了,我们就做好实在的旅游服务,感觉路子走对了,大家很有信心。”
2025年,武家河镇依托尖山寺省级森林公园的生态本底,结合小流域治理项目,争取资金804万元,修建生态步道12公里,整治河道5.3公里,种植观赏花卉300余亩,建成观景平台、亲水栈道等设施,系统提升武家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承载能力,构建起“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清洁流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武家河镇景观
武家河镇的振兴之路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更是经济财富。当沉睡的资源被创新机制唤醒,当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旅基因深度融合,乡村振兴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成为脚下步步生花的现实。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曲新时代的“山村巨变”协奏曲正嘹亮奏响。(文/图 何乐 董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