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张掖山丹文明实践“火出新花样”
2025-06-27 18:58:3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当非遗剪纸跃然纸上、先进典型“走进人群”、传统节日焕发新意……漫步张掖山丹,文明实践的火热场景在街头巷尾不断上演,一股由全域文明实践激发的“文明活水”正涌动城乡。

  近年来,山丹县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挖本土文化资源,融合多元传播手段,持续丰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绘就出一幅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明新图景。从“节庆+文明实践”到“典型引领+精神培育”,从“非遗+生活美学”到“志愿服务+群众参与”,山丹正不断打破“灌输式”文明传播边界,让文明新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人心、温润城乡。

  传统文化激活文明培育“一池春水”

  以文化人、以节润心,山丹县坚持以传统节日、品牌活动、非遗传承、先进典型为切入点,打造文明传播矩阵,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收获感动。

  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中,文明元素被巧妙嵌入节庆场景。2025年百姓春晚上,原创节目《丝绸路上策马欢》将丝路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融合,13个本土节目以歌舞、小品等形式传递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的价值理念,现场掌声雷动,线上直播点击量突破20万。端午期间,艾黎纪念馆推出“葫芦纳福承古韵 · 香囊传情庆端阳”社教活动,20余组亲子家庭体验香囊制作。图书馆开展“浓情端午 · 粽享时光”进校园活动,孩子们在书香中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温度。

非遗“潮”起来 节庆“燃”起来 山丹文明实践“火出新花样”!_fororder_01

2025年百姓春晚

非遗“潮”起来 节庆“燃”起来 山丹文明实践“火出新花样”!_fororder_02.JPG

端午活动

  与此同时,山丹县注重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把先进典型化作文明实践的“活教材”。“劳模宣讲团”走进田间地头分享奋斗故事,“甘肃好人”张忠福工作室带动农技培训和农业科普,在东乐镇城西村建成的“劳模长廊”里,一幅幅事迹展板晒出了榜样温度,群众从“旁观者”逐步转变为“参与者”“践行者”,使德润丹城、俭养民风成为主流风尚。

  文明创建催生城乡蝶变“乘数效应”

  山丹工业遗址公园内,锈迹斑驳的塔筒与七彩步道交相辉映。这座由老厂区改造而成的城市新地标,正是山丹县以文明创建为笔勾勒出的转型新篇。

非遗“潮”起来 节庆“燃”起来 山丹文明实践“火出新花样”!_fororder_mmexport1750837977648

山丹工业遗址公园

  在仁爱小区,老旧楼房完成防水改造,居民告别“屋外大雨、屋内滴水”;在西大街棚户区,1665套安置新房拔地而起,昔日“旧棚户”蝶变为“宜居区”,民生温度在砖瓦更新中持续升腾。

  文明创建的辐射效应,更是跨越城乡边界。作为“全国文明村”,位奇镇位奇村创新推行“党建+文明实践”模式,依托“积分超市”将文明行为“量化打分”,村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践行村规民约累计获得积分1.2万余分,兑换生活用品2000余件。

  在城市,文明创建持续向社区末梢延伸。各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提供理论宣讲、文艺活动、文化服务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精神滋养。

  文明实践绘就城乡文明“多彩画卷”

  近日,山丹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演活动在欢呼声中拉开帷幕。彩龙腾跃,雄狮生风,一场场精彩演出将文明实践推向高潮。

非遗“潮”起来 节庆“燃”起来 山丹文明实践“火出新花样”!_fororder_05

非遗宣传展演活动现场

  “以前过节宅在家里,现在社区活动一个接一个,和孙子一起包粽子比赛还得了奖,全家都乐呵!”说起社区活动,北街社区居民李芳脸上满是幸福。

  近年来,山丹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聚焦群众身边事,把文明实践融入日常生活。在春节写春联、剪窗花活动中,书法家挥毫泼墨,群众现场求字互动热烈;端午节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笑声连连;中秋时节,社区组织诗词诵读、文艺晚会,团圆氛围满满。

  聚焦文明实践“五项”重点工作,山丹县累计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150余场次,覆盖5万余人。与此同时,山丹县还积极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4・23世界读书日”等集中示范活动50多场次,打造“蒲公英绽放・一元微公益”爱心捐助项目、“红润基层”理论宣讲等品牌项目20多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从文化课堂到社区服务,从志愿服务到品牌活动,山丹县以阵地为基、队伍为本、品牌为翼,让文明实践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文/图 窦玉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