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赧水河的晚风裹挟着欢呼声漫过武冈宣风楼,第四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于6月30日在这里开幕。
当夜,湖南武冈古城墙的砖石被万千脚步叩响,群众的参与热情让第四届邵阳旅发大会不断升温,持续不断地注入着滚烫的生命力。
大会“行不行”,城市“兴不兴”,全看群众“欣不欣”。这场事关“幸福产业”的盛会中,“群众”成了最踏实的注脚。
全民参与,大会行在这里
开幕夜,宣风楼古城墙前,王城广场翻涌起人浪。
开幕式文艺表演 摄影 李媛
台上,华彩流溢。邵阳的灵山秀水、舌尖上的烟火气、流淌千年的历史长河与深沉的家国情怀,在一曲曲歌舞、一幕幕演绎中被深情串联,“诗客游城、古今共情、福泽同享”的叙事闭环就此构建。
翻开节目单的名册,节目表演者不少来自武冈市第二中学、武冈丝弦艺术团、武冈职业中专、武冈武术协会等当地的单位。带着对家乡最赤诚的爱意,站在聚光灯下,老百姓成了这场晚会的“主人翁”。
台下,暖意流动,身着志愿服的邵阳市民们维持着现场秩序。
自筹备旅发大会以来,武冈通过开展“我为旅发大会作贡献”全民行动,号召市民人人争当武冈“代言人”,个个化身文明“引导员”。据统计,大会共招募621名大会志愿者、讲解员,3.2万余名机关干部、中小学生走上街头开展文明劝导和文明清扫。“作为武冈人,我想为家乡做一份贡献,就立马报名来当志愿者。”武冈“红小帽”志愿者霍涵说。
将目光聚集在城墙下,青石板路承载着近乎全城涌动的脚步。
不少观众举起手机记录大会 摄影 申兴刚
“这是开放式的场地,向我们大家开放。”武冈市民李茂林吃过晚饭后忙不迭地前往开幕式主会场。“我家就住附近,走两步路就到了。”在人群中穿行,李茂林的脸上是止不住的喜意。“家乡有这么热闹的大会,我们一家子都来了。”
现场,还有不少手机高高擎起,向远方同步分享着这份家乡的盛会。“看!这就是我们武冈——”
全民共写的盛宴,由此在“福地”武冈延展。
全民狂欢,城市兴在这里
观乐队演出、看花式篮球炫技、玩舞台互动游戏……6月29日,武冈百姓广场上,“2025哈尔滨啤酒音乐嘉年华”聚集起了四面八方的百姓和游客,一场融合非遗文化、美食经济与都市夜生活的夏日狂欢正在进行。
音乐嘉年华现场 供图 武冈市委宣传部
“这一趟玩得很开心。”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刚咬下一口武冈卤味,转身又被篮球表演勾住视线。
作为第四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的分会场,本次嘉年华将古城文旅、特色美食与产业资源巧妙融合,通过“看演出、喝啤酒、吃卤菜”的创新促销方式,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听与味觉的盛宴,引爆全城消费热潮,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这场嘉年华并非孤立的喧腾,而是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的一环。
在西直街古城推出“夜游西直街”“银票消费”等特色体验活动;擦亮“全国首个卤菜非遗文化博物馆”“六月六尝新活动”等文化IP;联动“卤味纷呈”美食季、“奔跑吧·邵阳”全民健身等活动,构建“文旅+美食+运动+康养”生态圈;串联云山、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等景点推出5条精品线路……借由承办第四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的契机,武冈努力实现让历史与现代相拥、让文化与产业共生。
卤菜非遗文化博物馆 摄影 李媛
今年一季度,武冈接待旅游总人数108.90万人次、增长17.73%,实现旅游总收入10.17亿元、增长12.86%,带动经济收益40.59亿元、增长6.8%。“‘千年古城福地武冈’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将成为每一位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武冈市委副书记、市长唐伟文介绍,全年预计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以上。
全民实惠,群众欣在这里
开幕式结束,穿过宣风楼城门,进入西直街古城,两侧整齐排列着不少商铺和摊位,商贩的吆喝声与顾客们的笑语互相应和。
顾客拿上一袋武冈空饼,从包里拿出西直街的“专属货币”——仿古设计的银票付钱。“银票直接就能当钱花。”游客王婷拿着参与活动得来的银票转身走向卤味店。
西直街聚集了不少游客 摄影 申兴刚
据悉,武冈通过“集章抽奖赚银票”“参赛即赠”等模式,向游客等赠送消费银票。“这样一来客流量增多了,顾客用银票抵扣后还会加购商品,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商户钟丽的摊位前聚集了不少顾客。
这样的场景在开幕式次日的第十四届武冈六月六尝新活动再次复现,不少游客手里拿着代金券到商家消费。据介绍,武冈尝新宴的折扣,并非全由商家让利,政府进行对半补贴。
依托本次旅发大会,武冈还制订《武冈市旅游市场促销奖补实施办法》,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旅行社、导游等市场主体实施专项奖补。
“投资于人”,便是解锁消费潜力、点燃商业引擎、推动城市发展的“邵阳密钥”。
六月六尝新活动现场 供图 大会组委会
近年来,邵阳通过连续举办旅游发展大会,有效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全域旅游“出圈”和假日消费“火爆”,为邵阳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202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664万人次,同比增长17.24%;实现旅游总收入594亿元,同比增长14.42%。2025年一季度延续良好势头,接待国内游客1600.6万人次,增长12.27%;游客总花费166亿元,增长11.67%,文旅产业已成为推动邵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幸福产业”蓬勃向上的伟力,深深植根于万千“主人翁”真切的笑容里、踏实的获得中。(文 李芳森 李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