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只想让更多非洲兄弟吃饱饭”
2025-07-18 09:49:36来源:湖南日报编辑:尹红燕责编:尹红燕

“只想让更多非洲兄弟吃饱饭”_fororder_1

当地时间6月30日上午,马达加斯加阿拉奥特拉-曼古罗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右二)和当地农民一起收稻脱粒。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怀着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6月底至7月初,记者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带领的团队,来到东非岛国马达加斯加,体验院士在海外种地。

  “希望能买到更便宜的杂交水稻种子”

  ——本土化制种,打通大面积推广阻点

  在该国首都塔那那利佛马义奇镇阿奴史戈里村,一片水稻田吸引了院士团队注意。远看,稻田金黄。近看,一根穗子上只有几十粒稻谷,一半以上是空壳。

  “这是当地品种,产量很低。马达加斯加人民以大米为主食,可因为品种和技术落后,这里每年都缺少粮食。”摸着细小的稻穗,柏连阳有些心疼。

  而在马达加斯加东北部阿拉奥特拉—曼古罗区,却是另一番场景。在安帕拉法拉武拉市安博希贾纳赫里村的金色稻田旁,几百名当地农民载歌载舞,庆祝杂交水稻丰收。

  村民塔希依里种了20多年本地水稻,以前一家人经常吃不饱饭。今年他种的杂交水稻产量达到了8.6吨每公顷,是当地普通品种的2倍以上。

  塔希依里计划明年种5公顷杂交水稻,挣到的钱用来买汽车、建楼房。“希望能买到更便宜的杂交水稻种子。”他紧紧握住柏连阳的手,眼神里充满渴望。

  经过十几年努力,马达加斯加已成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非洲国家。但从中国运来的杂交水稻种子价格偏高,不少当地农民望而却步。通过本土化制种,降低种子价格,成为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必须突破的关键点。

  当地农民的渴望,深深印在院士团队心底。当晚,院士团队仅睡了3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出发,赶赴千里之外的桑巴瓦制种基地。

  午后,椰子树掩映下,桑巴瓦制种基地弥漫着稻香,杂交稻已进入灌浆成熟期。柏连阳脱下鞋子,挽起裤腿,快步踩进田里。

  “产量估计不算高,但第一次制种,达到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柏连阳一边弯腰察看杂交稻,一边解释:杂交水稻制种难度远超普通的水稻种植,父本和母本要同时抽穗扬花,母本才能受精结实,结出杂交水稻种子。但温、光、水、肥等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父本母本产生不一样的影响。

  桑巴瓦临海,台风频繁。今年父本刚插下去,就在洪水中泡了7天7夜,导致发育进度落后。“就好比女的已经40多岁了,男的还只有10多岁,雌雄两性生育高峰期没有相遇。”柏连阳用了一个幽默的比喻。

  天气极端、植株倒伏、设施落后、当地农民技术基础差……有丰富制种经验的湖南农业专家唐仲兴也被难住了。近半年来,他竭尽所能守护这片基地,皮肤变得黝黑。

  “科学实验不会每次都会成功,有了第一次的宝贵经验,能为后续制种成功打好基础。”当晚,柏连阳和团队成员在餐桌上召开研讨会,梳理问题,寻找办法,为第二季制种做好准备。

  几天后,院士团队向马达加斯加西南部出发,一天内坐车22小时,只为寻找更好的制种基地。

  “良田、良机、良法,这里一样都没有”

  ——发挥杂交水稻高产优势,还须解决众多难题

  好种子还要有好配套,才能发挥高产优势。连续调研多个水稻产区后,柏连阳表示:“良田、良机、良法,这里一样都没有。”

  “杂交水稻产量原本可以突破11吨每公顷,但雨水来得太迟了。”塔希依里说,雨季迟迟不来,导致秧苗超龄移栽。成熟期也因此推迟一个月,彼时气温太低,不利于灌浆结实,产量上不来。

  一个迟来的雨季,带来马达加斯加水稻大面积歉收。情急之下,专家现场办公。

  “喂,听得到吗?……帮我搜集马达加斯加近些年的气象数据……喂,怎么又没声音了呢?”田边,院士团队成员方宝华利用断断续续的信号,和国内同事通起了微信电话。

  马达加斯加气候环境复杂多样,院士团队准备通过气象资料研究,掌握该国不同水稻主产区的气候特征,以便指导农民科学种植。

  除了难以捉摸的气候变化,还有不如人意的农田设施。在梅那贝大区贝塞史噶镇,院士团队步行穿越一大片灌木丛,发现曾经的水田已经变成旱地。

  “几年前,这60多公顷地方还是水田,现在因为无法灌溉,只能抛荒。”在马达加斯加十几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副主任李艳萍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况。

  “可以培育一批旱稻品种。”院士团队成员宋春芳驻扎马达加斯加半年,去过很多村庄讲授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不少当地农民提出需要旱稻品种。

  这一想法得到柏连阳的认可。他认为,不仅仅是马达加斯加,很多非洲国家都面临着干旱缺水的问题,如果短时间难以改善农田设施,通过推广一批旱稻品种,对于提升整个非洲的粮食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缺水,缺肥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在贝塞史噶镇另一片稻田里,水稻植株弱小,分蘖极少,叶片发黄,一看就是缺肥。方宝华从田里刨出一捧土,仔细观察,发现土壤含沙量高、有机质含量少。

  马达加斯加肥料依赖进口,每吨肥料价格奇高,普通农民买不起。方宝华提出,如果把自制有机肥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水稻产量可以实现更大跃升。

  为全面提升当地杂交水稻技术实力,柏连阳率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专家与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举行会商,中国—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全面启动实体化运行。

  问农民、数穗子、剥秸秆、测土壤、找水源……院士团队一路看一路想办法。10天时间,他们有时一天都没吃到饭,有时一晚只睡2小时。凌晨3时的草原星空,见证了中国专家的坚定步伐。

  “虽然辛苦,但很值得,只想让更多非洲兄弟吃饱饭。”柏连阳说,每当丰收时节,黑皮肤的手主动牵起黄皮肤的手,心与心的距离早已跨越山海、紧紧相依。(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