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甘肃省林草局获悉,张掖市林科院日前在临泽县平川镇治沙林场、山丹县北山滩、甘州区平山湖、高台县常丰村等区域,完成了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野外监测点建设。随着野外观测点的投入运行,一条横贯河西走廊中部湿地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生态过渡带上的监测网络逐步成型,标志着甘肃张掖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省级生态定位站初步建成,当地荒漠生态治理迈入“自动化监测”新阶段。
张掖市林科院积极筹建,在各野外监测点均配备了“高精度、多维度”的监测设备体系,不仅涵盖空气温湿压传感器、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降雨量与蒸发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等气象与环境监测设备,新增了风沙收集器、液位传感器、土壤温湿度多层传感器网络,搭载双目植被盖度图像采集模块和植被长势图像采集模块,可全方位捕捉“水、土、气、生”四大类核心生态数据。这些关键数据,将逐步构建河西走廊荒漠生态系统数据库与动态分析模型,成为“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沙化土地精准治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数字罗盘”。至2025年底,将全面建成“一站多点”监测体系并投入运行,实现张掖市乃至河西走廊重点荒漠区生态要素实时监测全覆盖,为河西走廊防沙治沙和生态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