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兰州新区:万亩葵花风景变“丰”景 绘就“金色产业”新画卷
2025-09-05 16:24:4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视频来源: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党群人事部

  金秋时节,兰州新区广袤的田野上迎来耀眼“丰”景。在西岔镇向日葵种植基地,连绵不绝的金色花海已褪去盛装,转而结出累累硕果——成千上万个饱满低垂的葵花盘仿佛在向人们致意,工人们穿梭田间,有序进行采收、插盘作业,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画卷。

兰州新区:万亩葵花风景变“丰”景  绘就“金色产业”新画卷_fororder_1

工人正在采摘葵花盘

  采收现场,工人们将收割下来的葵花盘逐一插回秆尖,借助自然风与阳光进行传统风干。这项工艺不仅能有效降低籽粒含水量,提升葵花籽品质,也为后续存储、加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前不久,这里还是一片吸引无数游客打卡的金色海洋,如今,“颜值”顺利转化为“产值”,生态观光与农业收获实现了完美衔接。

兰州新区:万亩葵花风景变“丰”景  绘就“金色产业”新画卷_fororder_2

工人收割已成熟的葵花盘

  据介绍,2025年兰州新区中川镇、西岔镇共种植向日葵达1万亩,预计亩产可达20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12元,经济效益显著。与此同时,沿北快速路延伸的近6000亩向日葵也相继成熟,沉甸甸的葵盘勾勒出令人欣喜的丰收场景。

兰州新区:万亩葵花风景变“丰”景  绘就“金色产业”新画卷_fororder_3

工人收割已成熟的葵花盘

  作为新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规模化向日葵种植不仅推动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更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川镇、西岔镇持续深耕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推动农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收益高”转型,既筑牢了区域粮食安全基,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稳定就业岗位,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兰州新区:万亩葵花风景变“丰”景  绘就“金色产业”新画卷_fororder_4

工人收割已成熟的葵花盘

  一朵朵向日葵,正默默诉说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区实践”,也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书写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文/图 祁瑞龙 罗晋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