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庆阳石化:从“老区窑洞”到“城市型精品炼厂”
2025-09-11 18:21: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在革命老区甘肃庆阳,一座现代化的炼化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庆阳石化”),在税务合规经营方面树立了行业标杆。 

庆阳石化:从老区窑洞到城市型精品炼厂_fororder_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庆阳市税务局引导企业诚信纳税,帮助企业实现链式合规,助力其完成从“老区窑洞”到“城市型精品炼厂”的绿色转型。

  诚信纳税   从“合规遵从”到“价值创造”       

  多年来,庆阳石化始终将“诚信纳税”作为企业经营的底线,坚持依法纳税、规范管理,严格遵守各项税收法律法规,确保税款计算准确、申报及时、缴纳足额,连续多年纳税缴费信用等级被评为A级,2022—2024年累计缴纳各项税费超220亿元。

  “合规经营不是‘紧箍咒’,而是‘护身符’。”庆阳石化财务部主任韩永强表示。庆阳石化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合规经营、依法纳税不仅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也是长远稳健发展的基石。2006年,庆阳石化建立了完善的税务内控体系,设立专职税务管理团队,定期开展税务风险排查,确保各项业务符合国家税收政策。

  庆阳石化不仅满足于“合规”,更积极探索税收管理的价值创造功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合理利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结构,降低税负成本。

  2022—2024年,庆阳石化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源综合利用税收减免等政策红利超1.6亿元。同时,企业面向社会安置残疾人,享受相关加计扣除240万元。企业将政策红利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企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之中,让庆阳石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链式合规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       

  作为炼化企业,庆阳石化每年与数百家供应商合作。近年来,庆阳石化创新性地提出“链式合规”理念。

  “所谓‘链式合规’,就是建立了供应商税务信用评价体系,将税务合规作为供应商准入的重要标准,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合规生态。”韩永强介绍。

  庆阳石化主动与税务机关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积极参与税收政策研讨,反馈行业诉求。2024年,庆阳市税务局与企业联合开展“税收合规护航行动”,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合规辅导,推动全行业健康发展。

  “我们在辅导企业上突出实效,强调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实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庆阳市局税务干部杨海洋说,“2025年,我们通过‘可视答疑’、上门辅导、在线直播等方式,辅导各类纳税人达到28500余户(次)。”

  同时,企业定期开展供应商税务培训,帮助合作伙伴规范发票管理、防范虚开风险。在成品油销售环节,严格审核客户资质,运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异常交易,防范虚开发票、偷逃税等风险。2024年,庆阳石化通过税务风险预警系统,成功识别并规避多起潜在税务争议,保障了经营安全。 

  绿色转型   从“传统模式”到“多能互补”     

  2022年缴纳环保税41.98万元,2023年缴纳环保税49.20万元,并因环保绩效优异获得地方财政奖励;2024年缴纳环保税49.09万元……

  在“双碳”目标下,庆阳石化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并通过税务合规管理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作为化工企业,我们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保方面的投资力度,投资数亿元升级环保设施,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税的合规申报,精准计算环保税应纳税额,避免少缴或漏缴风险。”庆阳石化财务部副主任杜书宏介绍。

  据了解,庆阳石化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快推进氢能利用清洁能源项目,2024年氢气提纯项目建成投用,年产灰氢1600吨,能够满足庆阳当地氢能公交及周边用氢企业市场需求。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加速,庆阳石化提前研究碳市场规则,优化碳排放核算体系,探索碳交易与税务管理的协同机制,为企业未来低碳发展奠定基础。

  从黄土高原的窑洞起家,一步步发展到现代化大型炼厂,庆阳石化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税务合规管理的创新史。

  从“合规遵从”到“价值创造”,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从“传统模式”到“多能互补”……庆阳石化的合规之路还在延伸。下一步,庆阳市税务局将继续秉持“依法纳税、合规经营”的理念,以更高标准的税费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贡献更大力量。(文/图 杜钦  焦博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