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微生物资源专业库 将致力建设全球最大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
9月19日下午,湖南省农科院、岳麓山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长沙签署“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专业库”共建合作协议暨授牌仪式,这意味着湖南建成我国首个国家级微生物专业菌种资源库。
“微生物虽微小,但作用很大,可以说‘无微不至、无微不能’。”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介绍,微生物在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称,从传统的发酵坛子菜到现代化的食品加工,都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就像益生菌有助于优化人类肠胃功能一样,在农业领域,通过挖掘利用微生物的功能,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
走进岳麓山实验室的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专业库,近百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放着6个800L容量的零下80摄氏度超低温冰箱。“这里面保存着3.7万多株内生微生物。”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彭迪介绍,该所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挖掘、保藏、评价和鉴定工作,这些微生物是从全国27省(直辖市)获取的360多种植物8000多份样本中挖掘出来的,涵盖真菌、细菌等各类微生物资源超过1700个种。通过挖掘利用这些微生物资源,该所开发出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生物农药、种衣剂等15款新产品,并全部启动登记或产业应用,仅2025年推广应用面积达60多万亩。
我国首个国家级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专业库为何落户湖南?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所长钱韦称,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植物内生微生物领域资源收集、研发创新、开发利用方面具有显著成果和领先优势。根据合作协议,三方将按照有关标准,将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专业库升级为国家级专业库,共同开展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挖掘、土壤养分高效综合利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作物生理品质提升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及产业开发合作,致力于建设全球最大植物内生微生物资源库,打造微生物细分领域种质资源高地,助力国家种业振兴战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周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