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湖南耒阳农村放映员张满福43年的“电影人生”
2025-09-24 18:00:5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媛责编:尹红燕

  支起银幕,靠墙铺平;挑选电影,调试机器;摆好凳子,静待客来……

  这一系列繁琐流程的有序进行,在湖南省耒阳市大市镇农村电影放映员张满福近3000次的不间断重复。

  近3000场送电影进村,60岁的张满福已走过了6万里“光影路”,也上演着持续43年的“电影人生”。

光影路长6万里 农村放映员张满福43年的“电影人生”_fororder_1

张满福的电影放映工作已持续43年 摄影 李芳森

  “17岁那年,我加入到公社的电影队,开始给每个大队放电影。”在张满福的记忆里,工作中最繁重的任务,就是赶路。“每个大队离公社都差不多有20里远,每个月6次放映,全靠步行。”

  对于干农活长大的张满福来说,20里路的村道并不遥远,但肩膀上的担子并不轻松:幕布、喇叭、胶卷、放映机、发电机……即使是大小伙子,也得两人一组,换着挑担。等到电影放映时,两人便分别负责放映和发电。

  “下午三、四点出门,等到家都得晚上十一点后了。”张满福刚开始时,放上一次电影,恨不得在床上躺个两三天。“浑身疼,尤其是肩膀,皮都磨破了。”

  回忆起多年前的辛苦,张满福如今也不自觉揉了揉肩膀,如同抚慰着年少时的自己。

  “放映员看起来容易,我们那时候都得去衡阳市参加考试,然后才能凭证上岗。”打开手机,张满福展示着多年前的一张放映员证。“你看,这可是湖南省放映员证。”

  张满福说,仅是一块幕布的搭建,就得注意高度,太高,前排的人看得费力;太矮,后面的村民便看不完整。而且,幕布是否平整,也会影响观影效果。

光影路长6万里 农村放映员张满福43年的“电影人生”_fororder_2

张满福至今仍怀念曾经村民都来看电影的热闹场景 摄影 李芳森

  困难虽能装满一箩筐,但其中的喜悦,即使时隔四十多年,如今回忆起来,张满福仍觉得满心的甜蜜。

  “那时候下午出发,等赶到大队,村民们早就准备好了晚饭,有时候杀鸡宰鸭,自家都舍不得吃。”村民们准备的美食强健着青年的筋骨,也成为这位花甲老人对这份工作最初的认同。

  更大的认同感,在饭后开始出现。

  “那时候的农村,晚上的娱乐活动不多,看电影也成为最喜欢的休闲。”在张满福的记忆里,七点开场的电影,村民提前半个多小时就搬着长凳,带着一家几口人占位置。“从没开始热闹到结束。”

  1989年,张满福斥“巨资”买下一辆自行车,解放了自己和搭档的肩膀,更加轻松地进行这份工作。

  但也是从那年开始,张满福觉察到,这份工作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来看电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大多外出务工了;接着就是电视机的普及,看电影的村民更少了。只有春节的时候,才会有以前那么多观众。”

  与之对应的,是张满福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减少:电影放映场数不断减少,最少时不到一半。此时张满福的运输工具变成了摩托车,他却觉得身上越来越没劲。

光影路长6万里 农村放映员张满福43年的“电影人生”_fororder_3

张满福在固定放映点放映电影 摄影 李芳森

  直到2008年,耒阳农村公益电影流动放映开始,实行村落流动放映制。张满福的摩托车,才开始加大马力。

  更让张满福高兴的是,7月3日,湖南省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示范点在耒阳市大市镇芭蕉村正式启用,这是耒阳首个固定放映示范点,不少村民前来观影。张满福,仍承担着电影放映的任务。

  今年,湖南省电影局在全省设置部分固定示范点,将流动放映室外放映点规范到固定场内,有效消除乡村流动放映受天气等环境影响。

  耒阳的首个固定放映点,位于芭蕉村村民张春胜家一楼,面积152平方米,场地干净整洁,崭新的放映设备一应俱全。张春胜,便是张满福曾经在电影队里的搭档。

  在张满福的动员下,张春胜把自家一楼免费提供为固定放映点,在这位老放映员的心里,认为能让村民有个固定的地方看电影,很有意义。

  耒阳市五一影业有限公司经理谭树斌介绍,该固定放映点全年计划放映70场,片源涵盖科教、故事、战斗等主题,满足村民们的多样观影需求;村民也可“点单式”选择想看的电影,真正实现村民自主观影。另外,每场电影放映前都会播放助农、防灾救灾、乡风文明等科教片,助力村民在娱乐中学习实用知识。

  常居于耒阳城区的张满福,在承担着大市镇各村每个月10多场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外,每周还骑行半个多小时,来到芭蕉村的固定放映点,给附近村民放上场电影。“比年轻的时候更忙了,但忙得开心。”

光影路长6万里 农村放映员张满福43年的“电影人生”_fororder_4

学生们在固定放映点观影 摄影 李芳森

  星期五,下午放学前,芭蕉中心完小校长张德生,带着六年级的学生们,来到芭蕉村的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示范点观看电影。

  在张德生看来,相比于老师们单一的讲述,有声有色的电影画面,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堂更加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芭蕉中心完小将不定时在农村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示范点举行多种主题教育,这里俨然成为212名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张满福并不懂得热播剧的潮流将奔向何方,但这位老放映员相信,当银幕亮起、画面跳动,电影还将继续给村民们带来欢乐与感动,正如他正在继续的“电影人生”。(文 李芳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