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临近,呼伦贝尔市各地多维度推进筹备工作,依托独具特色的“雪原、林海、民俗、温泉”四大核心资源,创新推出“景区联动+特色住宿+沉浸式体验”的差异化组合产品,系统性打造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冬季旅游产品矩阵,推动文旅资源聚点成线、连片成面,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呼伦贝尔冬季的魅力。

呼伦贝尔冬季美景
当呼伦贝尔大地染上初霜,扎兰屯已吹响雪季集结号,金龙山滑雪场的机器已正式“开工”,造雪机24小时运转着,雪白的粉末在寒风中凝结,一层层细腻的雪毯逐渐增厚,沿着山体雪道与地形蜿蜒铺展,宣告着当地冬天的进度条正在推进。
今年冬季,扎兰屯市将充分运用金龙山滑雪场拥有18条覆盖初、中、高级的雪道资源,以及长达5个月的存雪期与130天的有效滑雪期等优质自然条件。规划了“户外冰雪奇妙乐园”,涵盖400米×20米超级雪滑梯、100只网红大雪人等特色项目,展现丰富多元的冰雪场景。
坐拥林海雪原的牙克石市则锚定呼伦贝尔市凤凰山极境越野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全力培育“极境越野”“冬季英雄会”等特色体育赛事新IP,继秋季汽车越野穿越赛、越野马赛、非遗集市等活动的成功举办,又将迎来2025-2026赛季全国青少年U系列越野滑雪锦标赛这一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滑雪赛事,目前赛事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牙克石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贺杨介绍说:“12月7日,2025-2026赛季全国青少年U系列越野滑雪锦标赛将在牙克石凤凰山景区开赛,这是牙克石市今年承办的最重要的国家级体育赛事,有助于塑造牙克石市户外运动目的地品牌形象。”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在夜间进行造雪

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航拍
今年,呼伦贝尔以扎兰屯、牙克石两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为核心,大力发展短途度假体验产品,努力实现“景宿一体”的便捷舒适体验。同时,整合全市各地区的优势冰雪资源,打造覆盖“运动健身、文化体验、康养休闲”等多个维度的深度度假产品体系。
作为“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2025—2026内蒙古自治区冰雪旅游季启动仪式举办地的根河市,目前正全力筹备启动相关工作。活动以“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为主题,立足“中国冷极”“敖鲁古雅”两大核心品牌,打造“从神性秘境到人间烟火”的“双城记”体验闭环。为精准落地这一创意,根河市高度重视,将活动作为展示北疆文旅特色的重要抓手,全方位统筹保障。文旅、住建、应急、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多次实地排查两个会场,细化场景搭建、服务保障、安全防控等全流程方案,确保活动圆满举办,打造一场融合北欧风情、使鹿文化与极致体验的冬季盛宴。中旅酒店中国冷极村森度维景度假酒店总经理刘若农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邀请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大兴安岭林区,徒步或者是乘坐装甲车体验雪地穿越、林海穿越等项目,让大家走进中国冷极村,感受越冷越热情。”

中国冷极村街景

施工人员正在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的广场上搭建木质建筑舞台
“牧歌故乡”新巴尔虎右旗则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示当地多元丰富的民俗传统节庆文化,打造冬季那达慕村晚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参与性强的民俗类文旅融合活动。同时不断优化服务细节,升级游客接待体系:通过草原蒙古包住宿、牧区特色餐饮等深度体验项目,打造沉浸式游牧文化场景;同时完善团队接待设施,满足规模化需求,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标准化”的双轨服务,打造难忘的冬天记忆。“我们深入实施‘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与文化、非遗、传统体育、畜牧业深度融合,围绕游牧文化、原生态草原景观、畜牧业产业特色,重点培育牧户游与家庭牧场,”新巴尔虎右旗文化旅游体育局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董艳介绍说,“目前,全旗已形成规模化的牧户游和家庭牧场接待体系,共有22家接待主体,其中7家发展成熟,成为展示草原风情的重要窗口。”
从金色林海的层林尽染,到银色雪原的壮阔无垠;从马头琴声的悠扬婉转,到冰雪竞技的热情奔放,呼伦贝尔的冬季蕴藏着无穷的魅力与惊喜。今年,呼伦贝尔市以“早谋划、早实施、早推动、早见效”为工作准则,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扎实做好活动赛事组织策划、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产品供给、消费场景打造和宣传推广引流等工作,全力打造彰显地域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品体系,不断扩大呼伦贝尔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 力和竞争力,持续推动“冷资源”向“热经济”高效转化,全力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图 李立蛟 欧戈 代兆达)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