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秋冬蔬菜丰收上市的时节。天水市清水县永清镇蔬菜基地也迎来了大丰收。管好“菜园子”,鼓起“钱袋子”,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真实写照。

永清镇蔬菜基地
走进清水县永清镇蔬菜种植基地,一派生机勃勃的农忙景象,大棚内暖意融融,各类蔬菜长势正旺,翠绿的叶片层层叠叠,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田园画卷;大棚外的田垄间,农户抢抓农时种植大蒜、培育蒜苗、手工栽种的身影错落有致,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活力。

棚内蔬菜长势正旺
在一座座标准化蔬菜大棚里,生菜、油麦菜等叶菜类蔬菜郁郁葱葱,铺满了整个菜畦,种植户们穿梭在棚内,正在喷洒营养剂、防虫剂,精心照料着即将上市的蔬菜。
蒜苗种植田地,农户两人一组、三人一群,分工协作默契十足,有的弯腰将蒜瓣按一定间距整齐嵌入土中,有的手持锄头轻轻覆土压实,每一个步骤都娴熟利落,一颗颗饱满的蒜种被精心埋入土壤。相邻的地块上,早播的蒜苗已破土而出,一片片嫩绿色的幼苗整齐排列,为田野增添了一抹生机。

农户种植蒜苗
另一边大葱种植基地,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排排粗壮挺拔的大葱迎风而立,翠绿的葱叶与洁白的葱白相映成趣,农户们手持工具,弯腰采收、梳理、捆扎,动作一气呵成,称重、装车,葱田里一派好“丰”景。

农户采收大葱
杜沟村作为永清镇发展大棚经济的一个缩影,通过“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种植产业。大棚种植的果蔬品相好、口感俱佳、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还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永清镇露天蔬菜基地主要以种植蒜苗、菠菜、香菜为主,蒜苗每年长短期两茬。设施蔬菜以辣椒、西红柿为主,每年两茬。错峰种植芹菜、菠菜、香菜4茬。蔬菜基地年亩蔬菜产量均在1万斤以上,亩产值2万元左右,总产值60万元左右,实现增收村集体经济6.8万元,共计增加村集体经济15.6万元,实现了农户与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基地主要通过“固定用工+临时用工”的模式,优先吸纳周边村民就业,尤其是家庭困难、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户,让农户实现“务工顾家两不误”。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带动周边100余农户实现就近就业,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稳稳的幸福”。
“2025年秋季的蔬菜行情特别好,油菜前一段时间卖到了一斤五六块钱,外地客商直接到地里面装箱、加冰,直接拉走。现在种的是蒜,到2026年5月份开始采收,还有越冬的菠菜,预计2026年4月份开始采收,后面继续种植香菜,油菜。大棚里面的蔬菜销量也特别好,目前第四茬菜已经采收,2025年蔬菜经济效益比2024年好,大概收入能达到80万元左右。”永清镇兄弟兴旺家庭农场负责人说。
蔬菜产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产业路。近年来,永清镇立足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坚持“棚内棚外”联动发展,在稳定蔬菜大棚种植规模、优化种植品种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大蒜、蒜苗等特色农作物种植,形成了“一季多收、多元增收”的农业发展模式。如今,棚内的蔬菜源源不断供应市场,棚外的蒜种播下丰收希望,既盘活了土地资源,也为农户拓宽了增收渠道,让乡村振兴的底色在田间地头愈发鲜亮。(文/图 王利萍 马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