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庆阳:税动力映“红”沃土 染“绿”发展新篇
2025-11-13 14:58:3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尹红燕

  子午岭的林海翻涌着生态绿,马莲河在千沟万壑间蜿蜒流淌。庆阳,这座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魅力城市,既有南梁革命根据地的红色血脉,也有周祖农耕文化的千年积淀,更有“陇东粮仓”的丰饶物产,多元资源在此交融共生,勾勒出“红”“绿”交织的独特发展画卷。

  近年来,庆阳市税务部门紧扣产业发展主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以定制化服务引导企业防范风险、合规经营,持续激活发展动能,助力擦亮“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生态宜居”的城市名片。

  精准滴灌  南梁热土别样“红”

  “项目开工的时候,税务工作人员主动上门,给我们详细讲解各项税收政策,帮我们解决了不少政策难题。”华池县南梁长征文化公园财务负责人康瑞瑞感慨道。

税务干部深入南梁长征文化公园了解园区建设和经营情况

  2025年双节期间,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长征文化公园热闹非凡,共接待游客8.95万人次。景区周边餐饮、住宿、文创产品等相关产业实现营收大幅增长,红色旅游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内需、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

  2023年至2025年,华池县新增文旅企业21户。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是不少文旅企业面临的难题。华池县税务局积极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将深化“银税互动”作为关键举措,通过打通税务、银行、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纳税数据直连授信”,让企业的纳税信用信息直接转化为银行信贷审批的“绿色通行证”。

  “我们通过‘银税互动’成功贷款80万元,这笔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帮我们解决了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沙棘汁改良升级和沙棘采摘园观光旅游设施建设上。”华池县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雨萌说道。

  据了解,2025年以来,华池县文旅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贷款累计达350余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服务提档  惠农产业添新绿

  走进位于庆阳市白马铺镇的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整齐划一的生产线、高速运转的机器、分拣包装的工作人员,一幅幅忙碌的画面映入眼帘。

  “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公司近两年仅出口退税政策就享受到了税费红利126万余元,这笔钱对公司发展太重要了。”该公司负责人肖正川说道。利用这笔资金,公司更新了生产设备、完善了物流链,果品产后处理能力得到提升,货物运输更加高效。

  有了好技术、好果子,还要让产品“走出去”。庆城县税务局聚焦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等涉农市场主体,持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及时为外贸企业提供“税撑”,助力当地农产品出口企业“轻装上阵”,让庆阳苹果的“甜蜜味道”香飘世界。

  科技创新  “风光无限”产金银

  庆阳市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充足的光照和强劲的风力为新能源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位于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内的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中心,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绿色低碳国标A级数据中心,也是首个获得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东数西算”项目。

  “从项目建设之初,税务部门就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该大数据中心示范项目负责人翟彦寿说道,“税务干部为我们详细解读资源综合利用退税、环保税减免等政策,消除了我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据悉,该项目创造性破解“算力高耗能”难题,推出全国首创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方案,凭借这一创新模式入选2024年国家数据局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在此基础上,甘肃电投集团和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推出“绿电聚合”模式,不仅让大数据中心用上“零碳电”,更使整体用电成本降低30%以上,真正实现了“降碳”与“降本”的双赢。

  “税务干部精准辅导我们使用绿色电力相关税收优惠,依托税收大数据监测交易全流程,帮助我们及时化解了发票流转、申报抵扣等环节的合规风险。”国网庆阳供电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婷说道。

  下一步,庆阳市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精细化税费服务和精准化税费监管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诚信纳税,助力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文/图  范荣 焦博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