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十四冬”落幕:内蒙古冰雪产业整装再“出发”
2024-02-28 18:24: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亚东责编:赵银平

  2月27日晚,在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随着“十四冬”圣火缓缓熄灭,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闭幕。

DSC_9685 拷贝.jpg

  闭幕式文体展演《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摄影 赵鑫磊

  作为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深远的全国综合性冰雪赛事,也是内蒙古首次承办的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十四冬”承担着后冬奥时期提高我国冰雪运动国际竞争力、发现优秀后备人才、巩固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促进冰雪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

2月27日,黑龙江队球员刘轩溢(左)在比赛中拼抢。.jpg

  2月27日进行的最后一场冰球比赛。摄影 蔡敦昊

  2月27日下午,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迎来“十四冬”最后一场比赛,随着北京队在青年组男子冰球金牌赛中以5∶2战胜黑龙江队夺得冠军,本届赛事的176枚竞技项目金牌全部产生,“十四冬”各项赛事完美收官。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十四冬”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新介绍,本届冬运会首次以省区市为单位组团参赛,35个代表团中,有26个代表团获得金牌、30个代表团获得奖牌,“十四冬”参赛代表团数量、金牌奖牌覆盖面实现大幅提升。通过举办“十四冬”,达到了检验水平、锻炼队伍、发现新人、奥运练兵的目的。

  内蒙古举全区之力为全国人民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这场冰雪之约也受到了万千瞩目。

2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向第十四全国冬季运动会承办地内蒙古自治区赠送纪念品。.jpg

  国家体育总局向内蒙古自治区赠送纪念品。摄影 蔡敦昊

  “十四冬”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内蒙古绚烂的北疆风采、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伟大成就。同时,内蒙古也借助举办“十四冬”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运动等冰雪产业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利用,一幅“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为冰雪经济发展创造广阔前景,为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注入澎湃动能。

  在“十四冬”带动下,内蒙古在这个冰雪季举办“冬运惠民”大众冰雪赛事活动300余场次,辐射带动冰雪爱好者500万人次。春节假期期间,内蒙古接待游客31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1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5.76倍和7.63倍。呼伦贝尔市接待团队游客数量同比增长501%。“十四冬”的举办,带动了内蒙古全域冰雪旅游形势一片大好。

“十四冬”落幕:内蒙古冰雪产业整装再“出发”_fororder_WechatIMG188

  滑雪爱好者在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戏雪。摄影 韩冷

  同时,在赛事筹备的过程中,内蒙古各地的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冰雪产业红利不断惠及百姓:内蒙古建成了冰上项目比赛场馆,培养锻炼了一批赛事裁判和场地器材维护保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今后承办高水平冰雪赛事奠定扎实基础;在“十四冬”开幕前,赛事主赛场和各分赛场的场馆和赛道便向公众持续开放,让冰雪运动爱好者享受优质的雪质和专业的设施。目前,内蒙古全区共有冰雪运动场地122个,场地面积390.06万平方米,其中滑冰场79个、滑雪场43个,年接待冰雪运动爱好者近400万人次。

  作为“十四冬”主要比赛场馆的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和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也将在未来得以利用。据呼伦贝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兆民介绍,呼伦贝尔市将探索实现场馆以合适的方式向社会开放,引导广大民众参与冰雪健身。积极承接赛事培训。抓住备战米兰冬奥会和“十四冬”成功举办的有利契机,争取国家队训练基地落户呼伦贝尔市,积极申办和承办国家级、国际级高水平单项赛事和各类专业培训活动。健全完善与全市中小学校合作机制,大力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持续为各级冰上项目训练队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总结称,“十四冬”的成功举办,对内蒙古意义深远:为今后自治区承办高水平冰雪赛事奠定了扎实基础,使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还叫响叫亮了内蒙古地域名片,更进一步丰富了体育消费场景、释放了体育消费潜力。

  一场冰雪盛会让内蒙古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迅速升温,内蒙古也正在积极构建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冰雪运动发展新格局,走出一条具有北疆特色的冰雪运动发展之路,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贡献独特价值、彰显独特风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十四冬”虽已落幕,但是内蒙古冰雪产业正春潮涌动,蓄势起航。(文 张国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