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外交盘点:中国中东外交成亮点
原标题:《一周外交盘点》:伊拉克总理、叙利亚外长先后访华 中国中东外交成亮点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翟磊):本周,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叙利亚副总理兼外长穆阿利姆先后到访北京,中东外交成为年底前中国对外交往中的一抹亮色。在一系列访问中,中国不仅宣布与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签署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文件,还针对叙利亚问题明确表明立场,即坚持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方向,坚持叙利亚人民决定叙前途与未来,坚持由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
本周二,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到访北京,这是阿巴迪去年8月组建伊拉克新政府后首次访华。阿巴迪也成为今年中国接待的最后一位正式访华的政府首脑。在同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见中,双方重点探讨了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等话题,两国还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说,“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伊拉克的关系,将伊拉克视为在中东地区可以信赖的和具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会见后我们将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定位体现了双方对彼此关系重要性的充分认可,也为中伊关系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双方携手努力下,中伊关系一定会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习近平强调,中方支持伊拉克为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所作努力,坚定支持伊方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所采取的举措,愿同伊方密切这一领域合作。
在两国总理的会谈中,双方着重就密切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充分交流意见。李克强总理表示,“作为总理,你是首次访华,相信此访将会为中国和伊拉克关系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伊拉克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中方高度重视中伊关系,也愿意和伊方一道推动中伊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
李克强说,中方愿同伊方扩大能源合作,积极参与伊拉克油田开发和炼厂建设,建立上下游一体、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产能合作,重点在水泥、钢铁、平板玻璃、工程机械等领域帮助伊拉克提高生产能力,培训技术人员,参与电力、机场、港口、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经验技术交流,深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希望伊方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在伊中方人员和企业安全,并为他们提供便利。
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表示,“我此次访华为的就是加强我们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经济、能源、石油、电力、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而且我还希望借此访问能够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当天的会谈结束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双方人员往来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能源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外交部副部长张明在介绍阿巴迪此访成果时表示,“双方就未来进一步深入发展互利合作和务实合作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双方将进一步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两国领导人还共同认为中伊在能源和油气领域的合作是双方合作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双方共同探讨了在伊拉克的油气开发领域采用中国制造的装备、产品的可行性,并达成了高度一致。”
本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政治进程一致通过第2254号决议,力争在明年初启动由联合国斡旋的叙利亚各派正式和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参加了安理会草案的讨论,并表示将邀请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代表访华。6天后的24日,叙利亚副总理兼外长穆阿利姆就出现在北京,同王毅举行会谈。王外长当天在会见记者时指出,“在和谈问题上,叙外长明确表示叙利亚方面愿意参与和谈,反对派提出名单后,叙政府愿意派团到日内瓦启动对话与和谈。我们对叙方积极态度表示赞赏,希望对话和谈能尽快举行,并且持续谈下去,谈出结果。”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坚持做劝和促谈工作。王外长此次邀请叙利亚政府代表来访,即体现出中方劝和促谈的最新努力。
王毅重申,中方认为叙利亚的前途和未来,叙利亚的国家体制,包括叙利亚的领导人最终应该由叙利亚人民作出选择和决定。国际社会应该聚焦和关注叙利亚人民最急需的事情,即停止战争,恢复和平,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表示,中国在中东地区国家中有较好的声誉,他们期待中国在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虽然解决冲突并非朝夕之功,但中国愿为此付出努力。华黎明说,“中国在中东地区完全是和平的角色,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地区的各国人民对中国的期望值是相当高的。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中东地区每个国家之间的教派、种族之间的冲突,国与国之间的矛盾非常复杂,而且有多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一朝一夕,短期之内难获突破,本身中国也没有这样的期待。但是我们既然开始了这个努力,就要把这件事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