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专家:质检在中国-东盟经贸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敏):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共同主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葛志荣应邀向与会的东盟国家驻华使节介绍了在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进程中,质检工作扮演的重要角色。他说,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实施以来,中国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552万份。
葛志荣介绍说,国家质检总局是中国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和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政府部门。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作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旨在保障国门安全与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提供更多服务。
他说,近年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了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便利放行措施、完善信用管理和分类管理、加强查验设施和场地建设、建立证书核查机制、支持地方电子口岸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加强质检国际合作等有效举措,积极推进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化建设,努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此外,质检总局负责原产地证签证管理,持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的商品在东盟海关不仅可享受关税减免待遇,还能获得便利的通关条件。
葛志荣说,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实施以来,中国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552万份,签证金额2460亿美元,使中国出口产品享受东盟成员国关税减免约197亿美元。其中2015年1—11月,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101万份,签证金额496亿美元,份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4.37%和7.63%,使中国出口产品享受东盟关税减免约30亿美元,有力促进了企业产品出口,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自2007年中国政府和东盟建立质检领域的部长级会议机制以来,双方在加强食品安全和动植物检疫合作方面,已经召开了4次部长级会议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很好地落实了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倡议的“共商、共建和共享”精神。
葛志荣说,他借此机会重申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第四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上提出的四点倡议:一是加强交流培训,提升相互的质检能力与水平;二是加强联防联控,维护好出入境人员、动植物与物品的健康安全;三是加强标准合作,推动检验标准和结果互认,通过逐步实施《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和《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协定,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加强互联互通,借助互联网+等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助推经贸发展升级。总之,要加大质检双边合作力度,借助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这一平台,有效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质检领域的合作,为保障中国及东盟各国经济贸易快速健康发展、维护各国生物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东盟自贸区自从2002年开始启动并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从2002年的548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4804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