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2015文化盘点》:佳片涌现"助推"文化产业

2015-12-31 23:17:25|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靳松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雯婷):回望2015年的文化热点,电影产业继续规模化发展,电视剧类型更加多元,视频内容在文娱消费领域的重要性得以凸显,文化产业基本完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奠基。然而,文化不仅仅应该着眼于当下,更应该向历史寻找答案。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西汉海昏侯墓发掘获重要发现,在时间维度上审视这一年,才能更好的探寻文化的坚守和传承的责任。

  截至2015年12月3日,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00亿,稳居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捉妖记》、《夏洛特烦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影片助推国产电影票房同比增幅达70.9%。不仅票房叫座,口碑也在变好。“自来水”群体出现,自发地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为喜爱的电影做宣传、打高分。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认为,国产电影的捷报频传也让业内对中国的电影市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觉得未来的电影市场大了,各种影片都出现,我觉得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把电影做好,把质量做好,质量提高上去,就会获得市场的认可。”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官方三度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电影是诸多娱乐产品中,产业化速度最快的一个。市场层面,院线建设、银幕数量、资本参与、电商助推,使得电影市场得以以膨胀式速度发展,票房数字的飙升,是市场堆积效应的结果;文化层面,电影作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线下社交载体,已经渗透进大众的生活方式。不论是国产片还是进口片,有诚意的电影才值得影迷买单。中国电影进入“口碑化”时代。推出更多类型的影片,用实力说话,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必由之路,也是每个影迷心中的期盼。  

  说完了电影圈的年终成绩,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电视剧这一年。盘点2015年的电视剧圈自然逃不过“IP改编”、“鲜肉当道”、“比拼颜值”、“网剧井喷”等老生常谈却也常说常新的关键词。但是喧嚣过后、掠去浮华,你会发现到最后留存在公众心中的还是作品。回顾2015年的优秀电视剧,不乏《琅琊榜》、《伪装者》、《芈月传》等等口碑之作,其中《琅琊榜》不仅受到中国民众的喜爱,其海外版也广受追捧。

  《琅琊榜》、《伪装者》的出品方山东影视集团,近年来还出品了包括《北平无战事》、《马向阳下乡记》在内的多部热播剧。谈到成功之道,山东影视集团总经理晋亮表示,除了稳定的影视剧拍摄团队、有相对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外,一流编剧与一流团队也是一大特色,“我们敢于花大价钱和国内一流编剧和一流团队合作,我们每年用于电视剧拍摄剧本的储备量或者叫策划的数量,我们每年保持在七千万左右,它是一个池子,《老农民》拍完了,后头剧本一定要补上,我们现在争取做到叫剧本等拍摄。”

  2015年的热播剧证明,品质保证才是让一个团队打上金字招牌的不二法宝。在如今资本为上、人人扎钱的电视剧市场,制作一部好戏并不难,难的是部部是好戏。  

  飞行器是不是能够达到光速?宇宙背景辐射究竟指什么?维度跌落是否可能存在?……8月22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斩获“雨果奖”。有人说,《三体》开启了中国人的“科幻元年”。但刘慈欣说,《三体》让中国文化在国际上有了更多“存在感”,但还没到中国科幻最好的时代,“《三体》的获奖对把中国科幻文学介绍到美国会起很大的作用,因为在雨果奖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亚洲的作者获得过提名、更别说获奖了;但对于中国国内的科幻本身的发展作用很有限。其实《三体》成功是一个个例,总的来看整个国内科幻文学是很不景气、很低迷的,市场规模很小,读者受众很少,有影响的作品、有影响的作家数量很少,这种低迷是一个长期以来的状况,并非凭哪个国际奖就可以把它提升起来的。”

  虽然刘慈欣认为,目前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时断时续,难以稳定地培养出一批作家和读者,也难以稳定地产生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机制。但随着《三体》摘得“雨果奖”,一股科幻热带动了大量科幻读物涌入图书市场。

  科普科幻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成就、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一部高水准的科幻作品,往往也能起到重要的科学启蒙和传播作用。对于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养同步提高的中国来说,《三体》科幻科学潮,来得正好。

  当地时间10月9日,中国申报的11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世界记忆名录》。这11组档案均为最典型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包括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日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中国人吴旋向南京临时参议会呈送的日军暴行照片,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等等。

  据了解,世界记忆遗产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中国已有《清代大金榜》、《纳西东巴古籍》、《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9个项目入选,11月4日,历时5年考古发掘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公布。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经过5年考古发掘,海昏侯墓已出土上万件珍贵文物,考古队领队杨军介绍说,这些文物也为墓主人身份的判断提供了线索,“能够使用这些东西的,等级一定是诸侯王一级,这也是我们对墓主判断的证据链之一,它的出土把我们整个判断指向了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截至目前,墓葬已出土378件金器,金器之多成为“汉代考古之最”。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