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打假,不能是孤军奋战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宣布,在整体不再新增员工的背景之下,再次额外新增200名员工专职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打假。
对阿里巴巴来说,辉煌与争议一直同在。一方面是“双11”连年刷新的神话、堪称吉尼斯的单日成交912亿业绩;另一方面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冲击的深切担忧以及对假货横行的切齿抱怨。假货在网上的日益猖獗却是阿里不得不面对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要战胜制假、卖假的“四十大盗”殊非易事。
阿里的辉煌业绩来自数亿消费者用他们辛苦赚来的钱作出的“投票”,但双11后的退货潮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差评却在直接损害着数亿消费者的钱包,动摇着他们的信心。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反应甚至直接影响到阿里在纽交所的股价。
当然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假货并非电子商务的专属,正如郑俊芳所说的:互联网本身不生产任何假货。事实上,在电子商务尚未兴起的时候,中国的市场早就充斥着假货的干扰。而这些市场无一例外都被理论界归属于“实体经济”的范畴。问题是,电子商务的特性决定了消费者无法当面鉴别商品的真假,因此,尽管“四十大盗”同样在线下横行,但他们对电子商务的杀伤却比传统的商业模式来得更为凶狠、更为凌厉。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经营着数亿甚至数十亿商品的市场,无论它是线上还是线下,要说绝对没有一件假货,要么是痴人说梦要么就是大言不惭。阿里这次宣布额外新增200名员工专职配合政府打假,这200位员工即使个个都是“八臂哪吒”要想在网络世界、电子商务的汪洋大海中捉到“四十大盗”其实仍有些大海捞针的味道。而且,我们注意到,阿里的说辞中用了“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打假”的说法——也难为他们了,阿里作为一家电商企业本身并没有打击假货的执法权。
假货泛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并不是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所能解决的,它必须借助社会的机制来共同努力迈过这一道门槛,单靠阿里200个专职打假员还远远不够,对假货的处置首先需要达成社会共识,其次依靠社会共治。在淘宝网打假的强力态势之下,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假货迁移路径”,越来越多被关闭打掉的假货和窝点,在向国内其他电商平台以及微店等通道转移。
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假货的数量与社会对于假货的容忍度以及执法机关投入打击制假源头的力量成正比。阿里巴巴对售假“四十大盗”的宣战不是也不能只是阿里的孤军奋战,在这场战斗中,没有人可以作壁上观。(陈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