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村的彝族花灯传习馆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祃璟琳):在中国西南省份云南的红河州哈尼自治州有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永宁村,这个聚居着彝族尼苏支系族人的小村子不仅因其始于万历年间的历史得名,还因为一种悦耳动听的民族歌舞得名,这就是您在节目开头听到的“花灯歌舞”。
花灯,在汉族原指彩色的灯笼,在老百姓的生活劳作中逐渐演变成一种以彩灯为主题的节日娱乐形式。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花灯结合了节日庆典、地方戏曲和民俗仪式等内容,成为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载歌载舞的综合表演艺术。彝族花灯则因为结合了具有民族特点的歌曲、舞蹈和戏曲,而有了特别的韵味。
永宁村的村民大都是彝族的支系尼苏人,因此这里的彝族花灯也成为尼苏文化的代表,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2006年,永宁村被列入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花灯歌舞之乡”。彝族花灯的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当地村民对自己尼苏语言文化的保护。雨生铺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蒋劲梅介绍说:“(这里)所有语言、民俗、服饰都保留得比较完整。像其他村子可能(民族)语言已经被汉化了。但这个村子就是小(孩子)也会讲(尼苏话),老(人)也会讲,是(语言文化保留)很完整的一个村子。”
永宁村村民杨应华今年已经76岁,唱起花灯歌来却依然高亢响亮,声情并茂,从她轻巧的舞步中仿佛可以看见她几十年前爱唱爱跳的迷人身姿。一唱起花灯歌,老人的眼中就绽放出少女般欢快跳跃的神采。年轻时的杨应华就是个有主见的姑娘。她所住的红河州哈尼自治州雨声铺镇永宁村是当地有名的花灯舞村,从小就在妈妈歌声中长大的她深深被花灯舞的曲调和舞步所吸引,为了能时常听到看到自己喜爱的花灯舞,她早早就打定了主意,决不离开永宁村:“(因为永宁村)这里跳花灯的人多,我就是想要留在本村,为了能学跳花灯。我就不愿意嫁到别的(村子)去,我只想在这里跳花灯,我只爱跳花灯,别的都不爱,这一生都只喜欢跳花灯。”
红河州民族文化传承人杨应华(摄影:祃璟琳)
2013年,杨应华被评为红河州花灯歌舞的传承人。从此,她不但可以自己唱花灯歌,还可以在村里新建成的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向附近村镇的孩子们和年轻人们传授花灯歌舞。说起来,老人充满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的徒弟多着呢,不止一两百,三百人都有了,每一班有二三十个人。(因为)我的老师让我要传承(花灯),我就要去教别人。”
永宁彝族花灯不仅令本地人十分迷恋,也深深吸引着很多外来客。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现任馆长李梅曾经就是为永宁花灯慕名而来的外村人。李梅说:“我妈是这个(永宁)村子的人,她一绣这些绣品的时候就在那边唱着这个(花灯)调子,我就坐在旁边听着,(心想)怎么那么好听呀。后来慢慢我就喜欢上(花灯歌舞),长大以后我就嫁到这个村子。嫁过来之后我就跟着学习这些(舞)编这些舞蹈,把这些曲谱编出来又去教我那些同伴。我们跟着那些老人(学),他们这样那样唱,我们就记下来,自己懂一点的谱子,就写下来,教他们(别人)。”
2011年,红河州政府投入150万元,在永宁村建起了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为村民们交流、保护和传承本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场所,也为永宁彝族花灯和尼苏文化得以流传提供了一个机会。46岁的李梅不但已经成为彝族永宁花灯的传承人,更立志将这份民族珍宝带给更多人。她指着一张身着民族服装的孩子们跳花灯舞的照片告诉我们:“(我们)从2007年开始组织这些村子里的小孩子来学(花灯舞)表演,现在已经学了第六批了。(照片上)这是第一批学习的,每年都组织一些同样年龄的(孩子来学),等到这些孩子都长大了,变成大哥哥大姐姐了,又有新的孩子来(学习)。(村子里的人)都是会唱会跳(花灯舞)。不会讲话刚学走(路)的(小孩子)听到音乐也会这样跳。”
如今,每逢祭龙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永宁村的村民们都会自发地聚集到传习馆门口的大榕树下,会乐器演奏的村民拿上自己心爱的二胡或四弦琴,妇女们穿上自己缝制的民族服装,上百人齐演花灯歌舞。每逢学校假期,七八岁的孩子们会跟随着杨应华、李梅这些花灯传承人,咿咿呀呀学唱着的彝族永宁花灯百年前的古老曲调,用稚嫩的童声讲述着属于他们自己民族关于传承与热爱的故事。
村民自制的彝族花灯舞道具赶猪鞭(摄影:祃璟琳)
李梅在彝族花灯传习馆门前展示双鞭舞(摄影:祃璟琳)
懵懂的孩童跟着大人们的脚步学跳花灯舞(摄影:祃璟琳)
永宁村民表演传统花灯《双鞭舞》
永宁彝族花灯传习馆内展示的花灯舞演出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