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外资新变化调查:外资撤离论“不攻自破”
原标题:我国利用外资新变化调查:外资撤离论“不攻自破”
新华社福州3月13日电 题:外资撤离实为重构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我国利用外资新变化调查
在外资撤离中国论甚嚣尘上的2015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外资撤离论“不攻自破”。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我国新优势、新平台、新领域的不断出现为外资提供了新机遇。
外资落后产能淘汰为优质项目腾出空间
广东东莞南城宏图路,原诺基亚的工厂已在去年春季关停。
“东莞确实有诺基亚工厂、联胜电子等一些外资企业关闭外迁,但并没有形成‘撤离潮’。事实上,低端代工生产企业的关停,淘汰了落后产能,为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腾出空间。”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方见波说。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东莞共有362家外企关停外迁,只占东莞外企总数3.3%,它们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与此同时,东莞新签外资项目440宗,合同利用外资50.6亿美元,增长17.2%,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93宗,主要涉及商业、金融、物流、医药以及先进制造业。
去年上半年,由全球集成电路巨头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62亿美元的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在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园动土。
“厦门城市美、环境优,所以不愁外资,现在对外资不是‘来者不拒’,而是招商选资。”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洪本祝说,即便如此,外资增长势头还是比较快,去年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逾7成,合同外资增长逾4成,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2%,个别外企转投东南亚后又后悔并想返回厦门。
诺华中国总裁徐海瑛说:“再过几个月,我们追加10亿美元投资的上海研发中心将投入使用。该中心将与在美国、瑞士的研发中心同步研发。”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印证了外资增长的趋势。据统计,去年全国设立外资企业2.65万余家,增长11.8%。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资踊跃,其中德国奥迪、大众、戴姆勒、汉莎航空,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三星电子,日本电气硝子、普利司通、伊藤忠商事,美国英特尔、克莱斯勒等在华投资或增资单项金额超过1亿美元。
国内大市场新优势正在取代低成本劳动力优势
我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对外资产生巨大吸引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我国正处在比较优势转换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比较优势如低成本劳动力正在弱化,国内大市场的新优势正在显现。
贝莱胜电子(厦门)有限公司物流经理明利元说,美资企业在中国一般都不投资建固定资产,贝莱胜却在厦门买了地建了厂房,面积达1.8万平方米,近年投资还在不断增加。
“前些年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给GE等医疗设备生产商,现在客户也在开拓中国国内市场,所以我们就直接供应到国内终端,贝莱胜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明利元说。
“现在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单纯以中国为制造基地的代工企业生存艰难甚至大批关停并转,但以中国市场为销售目标的制造企业在不断增资扩产。”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说,以该商会为例,目前其会员企业中已有近八成是专门为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与2003年底的23%形成鲜明对比。
新平台为外资创造新机会
自贸试验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利用外资带来了新机遇。
去年,中国在广东、福建、天津新设了3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则扩大范围。自贸试验区吸引外资效应特别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共设外资企业6040家,合同外资4458.1亿元人民币。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吸收外资占全市一半。
台湾镱利有限公司是在台湾从事日用品生产、批发、零售的商贸龙头企业之一,董事长蒋志芳敏锐地意识到福建自贸试验区的优势,于去年在自贸区投资设立一家合资企业,12月5日正式开业。
“现在台湾商品进入大陆渠道多样,价格体系混乱,严重影响台货在大陆居民中的形象。我们要通过自贸区独特的优势,统筹台货大陆市场,规范稳定商品价格。”蒋志芳说。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则为外资孕育新机会。去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5.3%。作为“海丝”重要覆盖区域,东盟对华投资增长22.1%。
我国进一步开放催生外资新领域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加快外商投资体制改革,为外商提供了稳定、透明和可预期的法律环境。我国还修订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限制类数量减少一半,并进一步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各领域不断开放促进了外资持续增长。
在北京,借着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的东风,科技服务等六大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放宽,去年新批设立外企1068家,吸收外资95.5亿美元,分别增长10.2%和62.5%。
开放不断带来投资新领域,改革则为外商投资带来更多便利。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我国95%以上外商投资已实行备案管理。
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陈其华说,“我们在中国市场享受过‘改革红利’,相信以后会在中国进一步开放中获得更多机遇。”。(新华社记者康淼、贾远琨、毛振华 参与记者:熊争艳、刘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