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际>>正文

“暴涨”“暴跌”都宜慎言

2016-04-08 09:20:37|来源:经济日报|编辑:王瑞芳

  无论“一日暴涨70万元”还是“一夜暴跌160万元”,都是某些新闻媒体在报道房地产市场时提炼出的个案,并不具备代表性。以这样的标题作新闻报道的媒体,肯定是不负责任的

  继上海为调控楼市出台最严“沪九条”之后,深圳出台贷款首付比例最低四成、连缴3年个税才能买房等政策;北京相关部门亦开始对二手房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受此影响,一线城市楼市近日均出现退烧信号,购房者进入观望状态。有报道称,上海有些房源甚至“一夜暴跌160万元”。

  “一夜暴跌160万元”,这一数字“坐实”了调控政策效果之“立竿见影”。但如果上海的购房者吃了个别媒体派发的这颗喜糖,高高兴兴地去买“暴跌房”,肯定要感叹“媒体都是骗人的”。因为“一夜暴跌160万元”,仅仅只是记者发现的个案:原来挂牌1150万元的别墅,现在愿降价到990万元出手。在上海,挂牌1150万元的别墅的位置不可能好,且一栋别墅降价很可能还有个体的特殊原因,并不具备代表性。更何况,对大多数购房者来说,即便降到990万元也只能看看而已。

  在有媒体说着“暴跌”的同时,也有“暴涨”的消息传出。有购房者看中房子后,上海内环附近一套老公房的业主一天内连续跳价3次,最终价格比春节前挂牌的430万元贵了70万元。说实话,不看个别媒体的报道去买房,购房者也许会更理性;看了“一日暴涨70万元”之类的报道后再去买房,购房者可能会急死。在房价上涨时,某些媒体总能找到暴涨的个案;房价刚开始平稳,又会有媒体放风说房价暴跌了。

  从“一日暴涨70万元”到“一夜暴跌160万元”,单看此类报道吓人的标题,感觉上海的楼市已经发疯了:房价始终处在坐过山车的状态,不是往上猛飙,就是往下俯冲。以这样的标题作新闻报道的媒体,肯定是不负责任的。

  对房地产市场,尤其是虽有政策性限制却仍在上涨的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很多人心存担忧:是不是所有的市场机制都已失效,必须行政力量出手才能稳住局面——哪怕政府从来就没松过手,也要力度更大一些。所谓加码调控,说白了,就是遏制市场需求、增加交易成本,这就像硬压在弹簧上的一股外力,一旦松手必然反弹。不仅如此,哪怕不松手,当市场交易的弹簧适应了压力,遇到一股暖风也会冲破阻力。一线楼市最近所谓的价格疯涨泡沫,正是如此。

  无论“一日暴涨70万元”,还是“一夜暴跌160万元”,与其说是个别的客观事实,不如说是“模式化的事实”——某些媒体的新闻报道带有倾向性,进而引发了人们内心中的某种恐慌。(舒圣祥)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