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际>>正文

"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引关注 银熊奖影片《喝彩》公映获好评

2016-04-13 17:34:5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图片默认标题

青年导演魏霄飞在观看完罗马尼亚电影《喝彩!》后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忻婧

图片默认标题

 影迷金龙哲在观看完罗马尼亚电影《喝彩!》后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忻婧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楚群力、忻婧):“罗马尼亚新浪潮”(Romanian New Wave, NCR)的代表作品之一,2015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影片《喝彩!》(《Aferim!》)近日在北京公映并获得观众好评。该电影作为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15部入围影片之一,四月份在北京六家影院陆续上映。

  在 4月12日中国电影资料馆公映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青年导演魏霄飞在观影后对记者说,该片采用黑白拍摄,把19世纪上半叶的人情风貌都表现了出来。从视听语言技巧上来说,在导演和摄影师的交流上、群众演员的配置上、前景和后景的运用上都能看出导演比较精心的设置,使得它的视觉和画面具有力量。他认为,导演拉杜•茹德(Radu Jude)对“罗马尼亚吉普赛农奴命运”这一主题的把握举重若轻,从语言上恢复了莎士比亚戏剧传统,虽然有一些粗俗的语言在,但体现了平民的智慧,使得观众觉得是真实的东西,愿意接受。

  青年影迷金龙哲认为这部电影非常好看,很成功。他说,导演拉杜·茹德在群众演员选择、场景搭建等方面并没有因为它是艺术片而节省,而是花了很多心思,取得很好效果。影片用一个喜剧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惨的奴隶的故事。影片中有很多笑点和笑料,非常接地气、贴近生活,贴近观众。金龙哲认为,同获得金棕榈的另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四月三周两天》(《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一样,《喝彩!》选材于罗马尼亚的政治、历史和文化,都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

  《喝彩!》讲述了在1835年的罗马尼亚,被奴隶主雇佣的警官父子俩人在追缉一个私通女主人后逃跑的吉普赛奴隶过程中的遭遇。该片2015年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在2016年3月获得罗马尼亚电影戈波奖14项大奖,代表罗马尼亚参加2016年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作为一个文艺片,它一直在罗马尼亚影院长映不衰,票房早已超过获得了金棕榈的电影《四月三周两天》和获得2013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罗文艺片《婴儿式》(《Poziția copilului》)。

  2005年以来,罗马尼亚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大奖。“罗马尼亚新浪潮”2007年被国际电影界正式命名,成了各国青年电影人竞相模仿的成功案例。除以上提到的几部影片外,《乐泽列斯库先生之死》(《Moartea domnului Lăzărescu》)、《加州梦》(《California Dreamin'》)、《警察,形容词》(《Polițist, adjectiv》)、《山之外》(《După dealuri》)等都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代表作品。其中《婴儿式》、《山之外》曾在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公映。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