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际>>正文

趣百科︱霍金的小飞船为啥说翻就翻?

2016-04-14 17:15:2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渠鸿儒

  这几天,相信大家都被霍金的新闻刷屏了。

  12号,霍金在中国正式开通了新浪微博。在他发出第一条微博后的一小时,粉丝量就暴涨了30万。那条微博则被人点赞88万次,转发36万次,有将近40万网友在下边留言评论。

  到现在,霍爷已经有了300万粉丝量,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图片默认标题

  13号,霍金发出了第二条微博。与以问候中国朋友为主旨的第一条微博不同,第二条微博明显“学术”了很多:霍金表示,他将与俄罗斯“土豪”尤里·米尔纳和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一起,研发第一台“纳米飞行器”,利用它来探索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这是霍金发布的微博原文: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默认标题

  看完这条微博后,有网友激动地表示:

图片默认标题

  所以,霍金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

  我们要以光为动力,向宇宙中发送上千个超小型探测器,让他们以1/5光速的速度,飞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去,再给我们发一堆自拍回来。

  等等等等,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是个什么鬼?太阳系、火星啥的还没整明白我们去那儿干嘛?

图片默认标题

  实际上,在科学爱好者甚至科幻爱好者中,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都是非常有名的星系:它由3颗恒星组成,其中阿尔法星C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之一,距离仅为4.2光年。

  由于它距离太阳系最近,因此在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预测人类将对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进行开发和殖民活动,使它成为地球“开拓宇宙的第一个港口”。此外,还有许多人认为这里可能存在着外星文明。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著、这几年非常流行的《三体》小说中,三体星人就居住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中,并且他们的名字“三体星人”也来源于阿尔星法三颗恒星的特殊天体系统。

图片默认标题

  冲出太阳系,邂逅外星人,探索全宇宙?听起来很美的样子,但是,按照目前已有的技术,到达那里要多久呢?

  答案是:3万年。

图片默认标题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霍金的计划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了:按他的计划,这些纳米小飞船将利用地面激光推动,达到光速的1/5。这样,人类只要20年就能近距离见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真面目”。

  接近光速,3万年一下子变成了20年,听上去屌炸天的样子。

  20年,那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能见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真面貌呢?

  答案是,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人,基本都没戏。

图片默认标题

  没错,就连霍金本人,也很可能无缘得见自己这个宏伟计划的结果。

  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霍金的计划,那些“纳米飞行器”大小只有几厘米左右,重量只有几克。在飞行器上会安装上名为“光帆”的超材料布蓬,通过地面发射高能激光助力推进。“光帆”会吸收激光能量,带动微型飞行器前行,最终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由于飞行器的质量非常小,在太空中又几乎没有阻力,在激光的不断加速下,理论计算显示其速度可达五分之一光速。

  但是,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这个方案存在着3个比较大的问题。

  一、工程材料问题:

  霍金提出的纳米飞行器方案属于光束推进飞行器。它的推进方式是基于光压的原理。就像太阳照到我们身上会产生热量一样,将光照到一个物体上面,物体在不断获得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压力,但这个压力是十分微弱的。

  根据计算,如果将1克的物体加速到光速的20%,需要获得1.8万亿焦耳的能量,它相当于400吨TNT炸药的能量。虽然霍金没有选择日光而是用超强的激光,但是要想推到光速的20%,需要的总能量比一个原子弹爆炸的总能量还要高。这样强的能量集中到克级质量的探测器上,是现有材料无法抵挡的,而且复杂结构的飞行器也无法承受超高加速度。

  简单地说,我们现有的的工程材料不够坚强,无法承受这种高压。

图片默认标题

  二、推进器问题:

  霍金提出的“纳米飞行器”大小只有几厘米。诸君可以想象一下,在地面上用激光推进一个邮票大小的飞行器前进,当飞行器远离地表以后,瞄准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在广袤的宇宙中,持续性地进行光压推进。

  而且,光的能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随着飞行器飞出的距离变远,即便是激光,所能提供的动能也会迅速衰减。此外,飞行器在太空中的运行不是直线的,会缓慢转向。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激光跟踪小小的飞行器,还要给它提供足够的动力保持前行,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虽然光子火箭很早就已经提出,在理论上‘呼声’也很高,但是截至目前,它一直是无法实施的难题,只停留在“概念”阶段。

图片默认标题

  三、通讯问题:

  宇宙探测器旅行者一号飞行了30多年,到达星际空间,所传回的信号要延迟17个小时。相对于旅行者一号,邮票大小的探测器抵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后,传回照片需要4年多的时间。如此长的时间,如此远的距离,怎样将信号发射回地球?如此小的飞行器能否提供足够的能源发射信号?如何确保信号在经过长时间的削弱与衰变之后,地球仍然能接收并解析这些信号?

图片默认标题

  不过,虽然问题无数,困难重重,趣宝认为,我们还是要有信心,有希望的。

  曾几何时,天空是不可触碰的梦想,群星更是遥不可及的远方。但是,短短几百年内,飞机、火箭、载人航天飞船、宇宙空间相继出现,人类进入了太空,踏上了月球,对无数曾经无比遥远的星球进行了探测和考察。这一切的实现,正是因为人类永远心怀着对探索的渴望,对未知的追求,对实现梦想的期望。

  即使霍金的小船说翻就翻,我们这代人的小船说翻就翻,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终于有一天,人类一定会走出太阳系,走出银行系,感受到整个宇宙的宏达与美妙。

  好了,这期趣百科就说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贱!

图片默认标题

图片默认标题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