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太累”要封闭轮休更要塑造旅游消费文化
今年3月底,黄山著名景点西海大峡谷和天都峰结束封闭轮休期重新对游人开放。记者日前登上天都峰看到,游道两侧的地被植物长势喜人,部分游人践踏裸露区域已被植物密集覆盖,黄山松偏黄的梢头和针叶已经变成浓绿、灯笼树梢头也有明显增长。(4月17日 新华网)
“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这句歌词不仅适用于老百姓,也同样适用于景区。在现代社会,旅游逐渐从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逐渐从特殊性需要向普遍性需要转变。然而,蜂拥而至的游客,不可避免会给景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带来损伤。黄山部分景区“封闭轮休”既有着良善的初衷,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成效。
旅游作为一种将消费者的需要、认同、情感和文化勾连起来的经济活动,是对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的外在呈现。部分消费者在“无节制”的消费享乐主义和技术乐观主义的双重支配下,形成了一种在生态、能源或者环境意义上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文化强调了人的再生产,却忘记了生态、能源和环境的再生产;强调了本代人的再生产,却忽略了子孙后代的再生产。在不少景区,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都让花草树木“伤不起”。
不论是建构存在感和认同感的投机心理,还是“别人都如此”的集体盲从,抑或是“破窗效应”引发的失范感染,看似简单的偏差行为,投射着社会心态的集成影像。一方面,游客不文明旅游带来的创伤需要“疗伤”;另一方面,景区的环境承载量有限,一旦游客过多难免不堪重负,也需要通过封闭轮休来进行“减压”。
在旅游方兴未艾的当下,一到节假日许多景区就人满为患,需要封闭轮休的又何止黄山景区?在“门票经济”的裹挟下,景区难以对游客数量进行限制;景区地域宽广、游客流动性强,景区又难以对所有游客的失范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规训和惩罚;在此背景下,封闭轮休便成为一种无奈的“自我救赎”。
“风景太累”需要进行封闭轮休,既给了景区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也给公众一次温馨的提醒:旅游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景区也需要“歇一歇”;留住美景和我们心中“诗意的远方”,需要每一个人多一些旅游文明,少一些“轻率而糊涂”。
给“风景太累”一个喘息的机会,实质上也是守卫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下,景区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一方面,对景区封闭轮休的好做法要进行推广,让更多景区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塑造文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消费文化,让景区少受一些人为伤害。(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