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际>>正文

“阳光工程”为吸毒康复人员搭起回归社会的桥梁

2016-04-18 13:06:2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雪莹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鹏):根据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国的戒毒措施主要包括社区戒毒、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等。其中,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是确立的一项新的戒毒措施。过去几年来,贵州省坚持把落实就业安置措施作为突破口,立足社区,依托企业,大力推进以就业安置为核心的“阳光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吸毒人员管理控制难、戒断巩固难、融入社会难等问题,“阳光工程”已经成为他们回归社会的一道重要桥梁。

  在贵州省清镇市领先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几十名员工正伏在工作平台上,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赶制订单,他们在为当地的几所学校制做学生们穿的校服。

  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这家企业的员工除了老板外,清一色地由吸毒康复人员组成。在当地,它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清镇市阳光家园”。“当初在贵阳清镇市的动员下,我开了这家工厂。他们说开这个工厂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当时清镇市市长书记来协调,把当地服装给我们做。他们做这个,可以掌握一门技术,如果以后不做了,可以开干洗店,做服装。”

  黄斐是这家企业的法人代表。2011年在当地政府的动员下,他兴办了这家制衣厂,一家主要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要解决吸毒康复人员就业问题的“阳光企业”。他坦率地说,创办之初就做好了亏钱的准备,他也不知道工厂能坚持多久。“当初只是把这个作为慈善事业,这种企业刚开始是亏钱的。我有很多企业,不是只有这一家。举个例子:刚开的时候都在下面抽烟,随时都有一二十人抽烟。许多人体弱多病,都是想着玩一玩,混一混,把工资混到手。”

  一开始,黄斐的担忧果然应了验:工厂接不到足够的订单,许多员工自由散漫,有些更是体弱多病。好在黄斐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清镇市把一些政府部门的制服、学校的校服等订单优先提供给企业,并且在税收、土地、贴息和管理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还派驻了心理咨询师,解决员工遇到的各种问题。四年来,企业摆脱了亏损初步实现了盈利,员工的平均工资也从每月930元提高到2000多元。更重要的是,几年来,在这家企业的数百名员工里,被发现复吸毒品的人只有20%,远远低于吸毒人员复吸率的平均水平。这让黄斐觉得很有成就感:“刚开始他对你有敌意,后面把你当朋友,现在他们把我当亲人,因为我能提供他们想要的。他们的家人都很尊重我,他们说,我起码给了他们一条不一样的路,让他们有工作,让他们过得有尊严,能挣到钱。以前都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人都是有尊严的,如果说我自己能挣到钱,我肯定自己去挣钱,人都是这样的,有尊严地活着。”

  清镇市阳光家园是贵州省近年来推动实施的“阳光工程”的项目之一。“阳光工程”立足社区,依托企业,以就业安置为核心。贵州省公安厅禁毒总队预防教育处处长张德晟说,实践表明,这种建在家门口的戒毒康复场所,更适合戒毒康复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更适合他们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我们在工作实践当中发现,吸毒人员如果没有工作,无事可做,不能回归社会,往往会成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潜在的苗头。要打击他们,我们往往要投入大量资金。表面上看,阳光工程,我们给政策、资金的支持,好像投入了不少,但如果你算大账,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事情。”

  除了集中安置,贵州还采取了多种方式解决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问题,比如提供保洁、园林绿化部门的公益性岗位,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并予以扶持,让他们有业可就,有生活来源,有尊严地活着。

  清镇市阳光家园的员工陈玉莲(化名)说,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被打上吸毒烙印的人,能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之前吸毒好几年,反反复复的。以前没有工作,一天无所事事,也没有收入。最大的变化:变成正常人了,走在街上谁也不怕。以前就怕公安抓,现在大摇大摆谁也不怕。”

  她的同事梁秋月(化名)说,从身无分文到有稳定的收入,从到处被歧视到堂堂正正做人,“阳光家园”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来的时候我也没有抱多少希望,因为在外面找工作别人都很歧视我们,最多做一个月就不要我们了。社区送我们到这里来,我做了一下感觉还是很好的,能让我们生活有规律,最主要就是,生活稳定、收入稳定。希望多一些企业能给我们一些订单,老板好,我们也好,我们也会回报政府的关心,我们知道感恩。(政府能)挽救像我们这样的康复人员,我觉得非常不错。”

  刘竹英老人(化名)的儿子曾经常年吸毒,几次被赶出家门。经过当地社区和禁毒办工作人员反复做工作,她的儿子最终在“阳光家园”安定了下来,已经三年多没有复吸。她说,正是“阳光工程”,让他们全家看到了希望。“我儿子来这里三年了,三年前是他状态最差的时候,最难管,最不听话。我们全家人用链子把他捆起来打,可是他改了一阵子又去吸,改了又去吸。我们就把他赶出家门,不许回家。后来听说这里有阳光家园,社区、禁毒办经常到家里来做工作,劝他去上班,这样就稳定了下来,安安静静地做工,也不吸毒了。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份工作仅仅意味着一份收入,而对于吸毒康复人员,一份工作不仅是主要的生活来源,更是回归家庭和社会、走向正常人生活的重要保障。“阳光工程”从2006年初具雏形,到2010年起全面实施,经过摸索和淘汰整合,贵州省迄今共建立了140多家“阳光企业”,先后安置了2万多名吸毒康复人员。张德晟说,希望“阳光工程”能继续生根发芽,成为挽救更多吸毒人员的一道桥梁:“现在的阳光工程仿佛是一个幼苗,刚刚小荷才露尖尖角,如果说不加以大力推广,支持和呵护的话,它很有可能会枯萎。所以我们下大力气发展、呵护阳光工程,让它发展,我们期盼着阳光工程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能够从源头上解决禁毒工作中戒毒难这个问题。”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