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毒地建校调查:疑为土壤修复施工不当所致
常外家长提供的统计图
原标题:常州毒地建校调查:疑为土壤修复工程滞后 施工不当所致
央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记者吴喆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入新址后,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极个别学生甚至罹患淋巴癌。常州市有关部门昨天对此作出回应,称该校空气质量达标,附近原化工企业没有发现大规模填埋危废。据悉,环保部、江苏省政府已经介入调查,教育部也对学校污染问题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
常州市政府昨天发出一份情况说明,多次用“达标”,来描述校园室内空气、土壤、地下水等环境监测指标,而把部分学生身体出现异常的原因,归咎于附近化工企业原址的修复调整工程施工操作不当,称“2015年12月份,由于防护不当,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引发环境投诉”。
两份统计数据差距甚大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的一位15岁女生的彩超诊断报告单上,清晰的写着“甲状腺右叶结节”、“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日期是2016年3月6日。这样的体检报告,对于常外的学生来说,只是几百份之一而已。该校二年级学生家长王先生说,学校从去年9月搬到新址,12月开始,集中出现了学生的不良反应。有家长称,搬过去之后,很多孩子出现了头上有红疹,脱皮,鼻塞、咳嗽、流鼻血等症状。接孩子的时候也能闻到恶臭的味道。
多位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去在常州、无锡、南京、上海等地体检,并自发做了一份统计表,显示641名学生中,体检异常人数为493人,占比76.9%。而“异常”的项目包括“甲状腺结节”262例、“淋巴肿大或结节”194例、“血液其他指标异常”90例等。以常外81班的统计为例,有约77%的学生体检指标异常:
昨天公布的一份来自常州市卫计委的数据,显示全市8家医院共接诊常外学生就诊及体检597人,检查指标异常仅有133人,比例占约22%。
部分家长对这一数据并不认可,他们表示,在统计数据无法体现的还有:红疹、脱皮、咳嗽、头疼、嗜睡、食欲下降等异常症状。
由家长统计的数据于3月11号被送到常州外国语学校董事长史品南的手中。3月18号,常州市卫计委对常外部分学生体检异常做了说明,称“专家组分析资料后指出,部分学生主要异常情况有:甲状腺结节、淋巴肿大以及部分血检、尿检指标异常”,但对于原因分析并未指出与环境污染有关。例如以“甲状腺结节”为例,市卫计委认为主要原因有碘摄入不足或者过多、精神压力过大、甲状腺器官先天性自身免疫缺陷、药物因素等。
常州市外国语学校校长曹慧说,学校没有出现白血病病例,一例淋巴癌病例确诊时间是去年9月28日,患者当时已经患有淋巴肿大症状两个月。而校方称得知消息是在10月份。
常外在“毒地”土壤修复工程期间搬迁
常州市外国语学校新校址位于新北区辽河路55号,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103291)。学校北侧约200米,是原常隆地块,包括原常隆、华达、常宇三个化工厂,总面积约26.2公顷,2011年6月就已经搬迁。
2014年3月,常州市经立项决定“正式实施”该地块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投资预算近4亿(39414.83万元)。记者获悉的一份新北区环保局出具的该修复工程的环评报告显示,“三家化工企业长期从事农药原药及制剂、农药中间体、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等产品的生产,使用大量有毒有害化工原料,部分化工原料及其中间产品具有高毒或致癌性。场地调查结果表明,原常隆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确实污染严重,环境风险不可接受,必须对污染场地实施修复。”报告提到,“该地块原有遗留的工业固废约3475t”。
常州市环科院院长徐圃青昨天解释说,该工程主要是针对商业用地的功能进行修复,采取的方法是将污染土壤挖出,再运到水泥厂进行异位修复,但是2014年,水泥行情不好,水泥厂开工不足,导致原定修复工期严重拖后。
根据徐圃青的介绍,原计划2015年上半年就应该完成修复工程,只完成两期目标工程的一半。如果修复如期完成,就能避免这次学生身体的异常反应。然而,恰恰是学校搬迁后的三个月后,2015年12月中旬,对于污染土壤的开挖终于造成了明显影响。
据了解,该工程施工单位是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常外校长曹慧说,学生集中出现身体异常的时间点和这次土壤修复过程中散发强烈异味的时间点吻合,都在12月以后。校方与和新北区联系得知,异味的原因在于新北区在进行土壤修复工程。
常州市回应称:“2015年12月份,由于防护不当,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引发环境投诉”。
事情发生以后,常州市和新北区迅速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置,按照 “三公开一监督”原则,组织实施该地块修复调整工程,并采取措施控制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风险,在原常隆地块没有发现大规模填埋危废。2月15日,原常隆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通过验收,专家组作出结论:工程已达到预期环保治理效果,空气质量监测完全达标。但学生的健康已经受损,家长的质疑仍未平息,谁来修复他们的损失?
常州市环科院院长徐圃青表示,学校内的空气、土壤、地下水的监测结果已经达标。就学校是否会再次搬迁的问题,常外校长曹慧说,她尊重科学数据。
校长曹慧称,学校搬迁到原化工厂附近,是学校、教育部门、区政府论证之后决定的。实际上,常外新校区的选址也收到了常州市、新北区领导的重视,原本学校附近的“毒地”修复后要进行商业开发。家长们认为,这次搬迁也有商业考量。
有家长在采访中表示,常州外国语学校是整个常州最好的学校,学校的搬迁会带来周边的地价,物价。“政府肯定有这方面考量,所以在没有环评报告的时候就动工了。”
2011年8月21日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新北校区举行奠基仪式,比环评批复时间整整提前了7个多月。土壤修复工程的环评批复,比决定实施晚了6个月。
常外新北校区新建工程项目的环评报告里,第33页明确指出,“常隆(华达、常宇)地块开展场地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常州市外国语学校(江苏省高级中学)如果在原常隆地块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原常隆地块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学生的影响”。
白纸黑字的环评报告,最终成为决策的点缀,而并未引起重视。多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简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