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地震一周年:让友谊之花赐予勇气和力量
尼泊尔大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朱梅):2015年4月25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记忆里已经模糊了的普通周末;但是,这一天,对尼泊尔人民来说,却是一道深刻在记忆里的伤疤。这一天,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八千多人在地震中丧生,很多人流离失所。这样的打击对于还在探索发展道路的尼泊尔无疑是一记重创。
转眼间,2016年的4月25日即将来临。在尼泊尔发生地震一周年之际,国际台尼泊尔语部记者专访了尼泊尔驻华大使马斯基。他说,在陷入危机的时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尼泊尔伸出了援助之手,“去年,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尼泊尔人民伸出了真挚的援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理李克强、外长王毅都第一时间向尼泊尔发慰问电,中国政府也及时提供援助。中国各界对尼泊尔捐款也源源不断地汇入我们使馆开设的账户。中国人民对尼泊尔的深情厚谊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心存感激。”
马斯基大使说,在尼泊尔陷入困境的时刻,中国克服交通运输不便、西藏地区也受地震波及的困难,运用在历次地震救援中积累的经验,向尼泊尔提供资金、技术、医疗等各方面的救援,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现在,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一周年,在各方的支持下,尼泊尔正在积极地灾后重建。然而,对于一直处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的尼泊尔,重振经济似乎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麻烦,“最大的问题在于交通运输。众所周知,尼泊尔首都只有一个特里普文机场,在遭受地震灾害时,它的局限性就彰显了出来。救援物资和人员往来成为难题。另外陆路交通也很是问题。这不仅是尼泊尔国内各地交通联系,还有和中、印两个邻国间的交通运输。尤其是由于山体滑坡,在尼泊尔与中国间的两个口岸都暂时封闭了。这些问题都是要通过与中国的相互合作,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尽力去解决的。”
为了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尼泊尔总理卡·普·夏尔马·奥利于上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发表了《中尼联合声明》。根据该声明,中尼将进一步加强两国陆路和航空联系,改善中尼间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双方还将就建设中尼跨境铁路和尼境内铁路进行交流。同时,中方将落实2016年至2018年对尼无偿援助,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北部灾区民生恢复、文物古迹修复、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和医疗卫生合作等五大领域实施双方商定的25个灾后重建项目。
马斯基大使评价这一系列的合作对尼泊尔具有历史意义,“这些合作中涉及交通、能源、经贸等各个方面。以交通为例,不仅包含航空和陆路,还有铁路。一方面将解决尼泊尔交通运输的问题,加强了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另一方面也是尼泊尔能够借道中国与中亚、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加强合作。还有有关能源合作的内容能够解决尼泊尔目前面临的能源问题。等等这些合作将对尼泊尔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有了朋友的支持,尼泊尔总理奥利在访华期间表示,对灾后重建都充满了信心,“在尼泊尔灾后重建的国际会议上,中国承诺参与一揽子方案。现在,中国秉承诺言,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往来等方面,向尼方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与此同时,尼泊尔也会自力更生,加快重建步伐,实现尼泊尔的发展与繁荣。”
马斯基大使认为,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下,尼泊尔的重建计划将会很快得到落实。他相信,基于政府层面的合作,尼泊尔通过改进投资环境、鼓励投资等政策,一定能够尽快地将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推进下去。
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在朋友遇到危难的时候,送去真挚的援手是中国文化的道义所在。与朋友一起携手共进,是中国“亲诚惠容”外交理念的精神体现。在天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友谊一定能够绽放出无与伦比的花朵,带给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