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国外同学比 我一点也不特立独行
“真希望可以在这里多待几年,这样我就可以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了。”临近毕业,我和朋友常如此感慨。在哥伦比亚大学,我们体验到了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社交方式。开放、多元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认识了许多朋友,而自己也变成了更好的人。
作为一名90后,在国内,我常听到类似“你们90后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的评语。但是,为什么注重自我价值、追求个人理想,成为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在知乎、豆瓣等社交网站上,年轻人常常会提出类似“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需要付出哪些代价”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年轻人的一种恐惧心理,仿佛坚持自我是件要克服重重困难、很难做到的事情。
“特立独行”这个词本身就预设了一种价值观,那就是我们应当遵从社会的既定规范,而一旦脱离了既有轨道,就是不正常、不安全和不够理性的。像很多90后一样,我常常会担忧坚持自我所付出的代价。
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我才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是太特立独行,而恰恰是太循规蹈矩;不是太理想主义,而是太过务实了。刚到哥大,我常常对同学们充沛的精力感到惊讶。比如,有的同学可以在一整天的课程结束后,跟你热情洋溢地谈论小组演讲内容,有的同学同时做着好几份实习,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后来我才明白,他们之所以可以充满热情,是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无所畏惧地去追求。
在这里,人们毫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帮助和赞美。我发现身边很多同学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有的已经在本国智库做过研究员,有的曾是联合国工作人员,有的则是著名财经记者。对此,我常常感到不自信。于是,每次上课我都不敢发言,总觉得自己的观点不够有说服力。有一天下课后,我跟班上一位同学谈到这个顾虑。她马上给我鼓励和支持,告诉我不要担心,没有人会嘲笑你的观点过于浅薄,每个人的发言都值得被尊重。之后,每次我发言和演讲后,她总会做出古灵精怪的表情让我放松,并带头给我鼓掌和赞美。
在国内读书时,我们通常只会与同龄人交往,即使与相差一两岁的师兄师姐,也似乎有一种天然隔阂。哥大的硕士研究生中,30岁以上的人比比皆是。可是,我们并未因此产生隔阂,年龄和经验的差异,反而会让我们对对方的经历产生好奇。我们一起去酒吧、一起健身、一起熬夜写论文,一起享受着学生这一共同身份。
国外通常不设班级,没有非常明确的集体观念。这一方面使每个人都非常独立,我们不必被绑定在某个集体之中,每个人都有着选择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另一方面,交友的界限被打破,我们能通过不同渠道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还有一点非常有趣,那就是许多哥大的同学保持着一种无穷的好奇心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在课程间隙,我们不会自顾自地埋头苦读,而是喜欢约三两好友在学校的草坪聊天。我们不会觉得另一国家的社会和思想与自己无关,而是想了解和体会不同文化的差异。
相比之下,中国的90后年轻人恰恰是太不注重自己的内心了。我们努力考大学、读研究生、找工作,常常不是因为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有什么样的理想抱负,而是因为这样意味着稳定和保障。我们不敢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担心脱离既有轨道后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很多90后感到失落和迷惘,因为社会认可的成功并不是真正的热情所在,并不能给我们持续强劲的动力。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90后太“特立独行”,而是我们成长的环境不能包容更多元的价值观。鼓励年轻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在本该勇于尝试的年龄畏手畏脚,才能进一步激发这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