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不摘"毒瘤"就摘"官帽" 江西收缴2.19亿元"红包"

2016-05-05 14:17:29|来源:新华网|编辑:杜军帅

  新华社南昌5月5日专电题:不摘“毒瘤”就摘“官帽”,江西收缴2.19亿元“红包”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 赖星

  “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日常生活中,“红包”被看做是人情的“润滑剂”,是“小节小事”,但它一进入官场就发生变异,逐渐演化为妨碍公正执行公务、败坏党风政风的毒瘤。

  据江西省纪委统计,2013年9月开展“红包”问题专项治理至今,全省廉政账户共收到2.19亿元“红包”等违纪款。其中今年前3个月,就收到“红包”等违纪款929.64万元,处理53人。

  “红包”治理重点指向公安、交通等重点领域

  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红包”问题由来已久,极易腐蚀执政党肌体健康。治超治限、市场监管……一些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往往会面临“红包”诱惑。2016年江西开展“红包”专项治理,指向了公安、交通、环保、住建系统等事关群众获得感的重点领域。

  “鹰潭纪检部门近期查处涉及33名民警及25名协警的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印证了选择公安部门进行红包治理的必要性。”江西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吴连平介绍说。经查,在采砂货运沿线,一些货车司机、采砂老板为了躲避超载超限的检查,特意向沿路交警、协警送现金“红包”、茶叶、香烟等进行打点。

  从查处的案例看,这些“红包”是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或者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标准的财物,比如来自管理或服务对象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等。吴连平表示,“单位要干事,朋友要应付,生意要照顾”成为一些党员干部收受红包的托词,他们对此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其实质都是对党纪国法的淡漠。

  2013年8月,中央第八巡视组向江西反馈巡视情况时便指出,一些干部过年过节收送“红包”问题反映仍然较多。此后,江西着手开展“红包”问题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全省共处理380余人。第一个在“红包”面前倒下的厅级干部是江西省畜牧局原局长黄峰岩。

  按照“惯例”,一些地方官员会在年前到上级部门“走动”,经营人脉关系。江西省委巡视组此前巡视发现,吉安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周永生便借着年前走访的名义向黄峰岩塞了4000元“红包”。

  办案人员以此为线索,发现黄峰岩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涉嫌犯罪的情况。

  “从近年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看,多数贪腐分子是从收送‘红包’开始,进而搞权钱交易,一步一步走向腐败深渊。”江西省纪委常委汪爽介绍。

  收“红包”丢“官帽” 有单位班子成员无一幸免

  记者发现,在“红包”面前,一些党员干部来者不拒,小到五六百元,大到两三万元,逐渐滋生“腐败暗疮”,一些单位甚至出现了班子成员集体收受“红包”而被全部免职的情况。

  原瑞金市九堡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峰因收受500元“红包”而被免职一事在江西广为流传。有施工方为了获得李峰在校宿舍工程施工以及资金拨付方面的“关照”,先后2次送了他一些土特产,并在2015年春节前给他包了一个500元的“红包”。

  后经瑞金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李峰进行立案调查,并责成其主管单位对李锋予以免去党内及行政职务,追缴有关违纪款上交财政。

  “既要抓大案要案,又要抓早抓小,从老百姓身边的具体问题抓起,‘红包’问题比较普遍,只有毫不手软地对其进行治理,才能提高震慑力。”江西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衷文俊说。

  在江西省畜牧局,除了黄峰岩收受“红包”外,另外两名班子成员也未能幸免。江西省委对这3人全部执行了“先免职再处理”的纪律政策,在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震动。

  “经历这个事,大家都知道治‘红包’要动真格的了,为了几千块钱丢官帽太不值得。”在江西省农业厅任职的陈姓工作人员说。

  江西省国土厅原副厅长陈祥云则是另一名因“红包”问题而被摘掉“乌纱帽”的官员。在他即将被重用为正厅级干部的前夕,纪检部门查实,2014年春节期间,陈祥云曾收受某私营企业主“红包”2万元。此后,陈祥云被免去党委和行政职务,被给予警告处分。

  “当干部不收‘红包’,收‘红包’就要丢官帽,这是铁的纪律,不论你在何岗位,也不论工作表现如何而打折扣。”吴连平说。

  治理“常态化” 遏制送“红包”才能顺利办事的歪风

  虽然当前“红包”治理成果显著,但仍存在少数党员干部不收手、不收敛,一些地方和领域“红包”问题还比较突出。专家和纪检监察人士指出,亟待构建常态化“红包”治理机制,层层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江西省委巡视组在2015年巡视“回头看”中发现,还有不少人我行我素,利用婚丧嫁娶大办酒席、收受礼金,有的地方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个别党员干部收受“红包”问题处理不到位。

  “对这些顶风违纪收受‘红包’的干部,可以先免职再处理,强化执纪的严肃性。”江西省委巡视办副主任王爱东认为。

  江西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明分析,“红包”问题反复出现暴露出一些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

  衷文俊建议:要进一步深化小金库治理,铲除公款赠送“红包”土壤;建成全省财政资金监管系统,督促职能部门加强“三公经费”和专项经费检查,提高从源头发现问题的能力;规范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宜,杜绝影响公务的人情“红包”。

  吴连平介绍,省纪委正在总结“红包”治理经验,拟定一套规则办法,便于各地参考执行;把“红包”问题治理纳入责任制考核,推进“红包”治理常态化,对治理不力的部门党委、纪委进行问责,实行一案双查。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